失業者、無業者的真實面貌

底層世代:高工時、低薪水、崩壞的人生軌道,絕望的國度裡是否也有你的身影? (聯經出版公司)

個案一 東京都,二十幾歲,男性

他出身於東京的下町地帶。孩提時期雙親即離異,母親兼職工作維持家計,家境貧窮,但據本人表示在校成績還算不錯。現在他和母親、姊姊一起住在民營的出租住宅。從職業學校畢業後,找到信用金庫的事務職正職工作,但因爲健康因素在四年後離職。後來透過介紹,在親戚所經營的中小企業擔任機械整備員,但只做了四個月,就因爲不滿職場環境而離職,現在正在找工作。他曾經就醫診斷、治療憂鬱症等心理疾病。他沒有收入,家戶所得未滿二百萬圓。

他認爲自己在日本社會中屬於「下之下」的等級,也有身爲貧窮階層的自覺。但他認爲自己之所以陷入貧窮是由於自身不夠努力,並不是社會結構出了問題。有兩個較常往來的朋友,但並未參與包含興趣或運動社團在內的任何組織或團體,也不與鄰居往來。

個案六 東京都,三十幾歲,女性

她成長於東京都內,過去與家人同住,最近因爲成了單親媽媽,爲了自食其力而搬到附近的民營出租住宅。兒時在校成績表現一般,不曾遭受霸凌。父親在中型企業擔任管理職,母親也以正職員工的身分從事勞動。當時的生活相較之下較爲寬裕。

從短期大學畢業之後,她以約聘員工的身分在憧憬的服飾業界的一家零售店工作,還曾經當到店長。只不過工作了八年之後,因爲家庭因素而不得不辭職。經過一段時間,她再次以派遣員工身分在超級市場工作,卻又因爲家庭因素,在三年後辭職。在無業的這段期間經歷了生產,現在一邊撫育女兒長大,一邊重新找工作。她的健康狀態沒有異常,精神狀態也相當穩定,但因家計情況惡化,自認已掉進貧窮階層。而她認爲人會陷入貧窮都是社會的運作問題所導致,將自身經濟情況的惡化歸咎於政府責任。

現在因爲沒有收入,飲食費、醫藥費、交際費與娛樂費等支出都大幅縮減。對於未來有着莫大的不安,關於是否幸福的問題,她回答「還算幸福」。她與住在附近的家人關係良好,現在也時常受到幫忙。頻繁往來的朋友有兩人。她沒有加入任何團體,和近鄰也沒有往來。

從以上個案,可以看出失業者、無業者是由許多共同的因素交織而成的。首先是原生家庭的貧窮,由此連結到雙親離異、家暴和疏於照料。許多人都有過在學校遭到霸凌的經驗,同時大多都有心理疾病或強烈的憂鬱傾向。很多個案並非原本就有心理疾病,他們跟一般人一樣就業,但在工作過程中逐漸開始出現病竈。(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