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困境1/全國患者逾32萬人 合併「此症狀」家人頭痛

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說,約5至9成失智症患者常合併憂鬱、妄想、幻想等精神行爲症狀(BPSD),造成家人沉重的心理負擔;圖爲示意圖。(圖:123RF)

隨着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衛福部統計,國內失智症盛行率達7.99%,約近8%,患者逾32萬人,但依醫學研究指出,其中約5至9成患者常合併憂鬱、妄想、幻想等精神行爲症狀(BPSD)。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說,國內約8成失智合併BPSD患者,沒有可送往照顧的場所,許多患者幾乎都由家人在家照顧,但照顧並不容易,造成家人沉重的心理負擔。

失智症患者合併有精神行爲症狀(BPSD),可能出現憂鬱、表情呆僵、焦慮等情感症狀,或有幻覺、被害妄想、被偷幻想等精神症狀,甚至還有漫遊、迷路、睡眠障礙、謾罵、攻擊行爲等行爲症狀。徐文俊說,BPSD定義廣泛,失智合併BPSD,並非代表疾病的嚴重程度,而是病人出現精神行爲症狀。

徐文俊曾收治一名70多歲男子,因中風引發血管型失智症,懷疑、妄想等BPSD症狀十分嚴重,有次太太生病在醫院加護病房住院治療,個案常跑到加護病房外,指責太太爲何住在外面,是不是在外面有養男人?個案失智後,在家裡收集許多水桶且裝滿水,家人也無法制止,懷疑可能是個案失智前曾遇到缺水情形的情感投射所致,但最後水桶中長滿孑孓,家人不得不帶個案就醫。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特約醫師王培寧也說,臨牀曾收治另一名失智長者,被偷妄想非常嚴重,當發現自己的東西不見了,都懷疑是有人拿走,而大發脾氣、心情煩躁、情緒不穩,但家人常說,「不是別人偷的,都是你(患者)弄不見的」,導致雙方常爆發衝突,患者情緒更爲不好。

有些失智長者可能忘記怎麼用手機,詢問家人後,得到的卻是「這個都不會用」的負面言語,造成失智者煩躁、發脾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郭慈安也說,這都是醫療無法偵測的,但這種情形在失智症患者家庭不斷上演。

王培寧說,失智症患者有很高的比率合併BPSD,並多發生在失智症早期,因重度病人的腦力思考、行動力不佳,BPSD症狀反而不會太嚴重,可是失智患者合併BPSD時,家屬常不知如何應對。

由於失智合併BPSD個案,容易出現情緒不穩、攻擊行爲等,徐文俊指出,許多失智據點擔心一般失智長者和合並有BPSD的失智患者在一起時,可能容易發生衝突,目前對於病情嚴重的BPSD患者,沒有可送往照顧的場所,何況許多住宿型機構也不願提供照顧,甚至原先入住的失智患者,也可能因此被拒收,讓患者成爲人球,患者家屬無所適從。

「照顧失智合併BPSD個案,應由專業團隊介入。」徐文俊說,許多失智病人可能身形太瘦,或年輕勞動傷到腰椎,常有關節炎、疼痛等問題,正常人疼痛會尋找方法止痛,但失智患者無法表達,也無法自行就醫,家人也未必瞭解,這些未滿足的需求,就會引起情緒變化,且治療時還須排除會引起BPSD的藥物、疼痛等,此都需要精神科、復健科等專業團隊介入,

郭慈安說,國內積極推廣失智症認知,在門診愈來愈常見早期發現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以目前每年新增2萬名失智症個案,其中約6成都爲50、60歲年輕型個案;失智症是漫長的疾病,尤其在早期被診斷,或合併有BPSD症狀患者,還可以存活15、20年以上,政府應要積極規畫更具彈性、全面的措施,讓患者得到更好照顧及協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