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減壓!內政部推動城鄉均衡、提升生態韌性 已覈定逾41億元經費

面對極端氣候挑戰,總統賴清德強調政府有責任加強臺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須不斷強化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而內政部「城鎮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計劃」也是扮演提升環境韌性的重要角色,以低衝擊開發方式改善城鄉落差,改善地方公園綠地、營造生態水岸環境,預計明年爭取經費擴大,進一步強化地方治水工程。

「城鎮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計劃」共匡列前瞻經費6年內60億元,追求首都減壓,聚焦二三級城鎮再生等目標。內政部強調,景觀改善工程均須採用生態工法、減法設計,並結合淨零碳排、極端氣候因應等議題,凝聚社區減碳、防汛及減災作爲的共識,推動符合真正在地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及設施,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臺灣城鄉發失衡嚴峻、地方青年人口外流,據內政部統計,自2006年以來,青壯年(15~64歲)人口高度移往桃園、臺中、新北等六都,非六都地區以新竹縣市成長較爲明顯,其餘縣市大多呈衰退或僅小幅增加趨勢。內政部表示,此趨勢與六都地區及新竹縣市工作機會和公共設施相對非六都地區較完善有高度關聯。

在人口負成長、高度都市化的趨勢下,非都會地區青壯年人才流失,將對在地產業發展與文化保存等產生嚴重衝擊,內政部指出,推動城鎮創生可望減緩城鎮鄉的發展紋理與脈絡的斷根危機,改善地方宜居、提升青創環境。

自計劃2021年起至今執行情形,共覈定451件、經費41.24億元,達成率76.68%,預計年底執行率可達90%。內政部表示,計劃經費補助分爲3種類型,「競爭型」屬較具體的城市內計劃,由地方提案申請,每案補助上限6,000萬元,「政策型」補助上限1,000萬元,另「社區營造」則與地方創生計劃結合改善空間;各項計劃覈定後,也會與其他部會如水環境或觀光計劃結合,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