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市場再迎科技魔法時刻?
在任何一項足夠先進的技術和魔法間,我們無法做出區分 —— 亞瑟-克拉克
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火車進站》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尚未見過電影的人們被銀幕上高速開來的火車嚇得四下逃竄。
許多年後,見多識廣的現代人已經基本上不會被任何一項新的感官技術所驚嚇至此,業已產業化的技術,循序漸進的更新感官體驗。但不變的,是對於更便捷、更奇觀、更“魔法”的交互追求。
時至今日,一臺華爲Mate X5摺疊屏手機可以顯示出清晰的皮膚紋理、花蕊的全部細節,手機屏幕的光線會隨着自然光的強暗而自動變化。
一臺華爲V5 Pro智慧屏電視可以做到邊框忽略不計,電視畫面中出現人像的時候,軟件進行主體識別和AI清晰超分,人像和背景之間擁有更強的景深效果,主動降噪、去模糊、邊緣銳化。
在VR乃至腦機接口等技術真正成熟之前,手機、電視、Pad等顯示設備,仍舊是大部分人每天感官交互的主流媒介,或許很多人會覺得,相比於100年前《火車進站》的時代,我們只是擁有了更方便、能夠走入千家萬戶的平面顯示設備。
但實際上,屏幕所帶來的魔法,始終沒有停止。
如今是屏幕的時代,不同的設備其實是不同的屏幕,從最大的電視,到電腦、Pad、手機、手錶……不同大小的屏幕,顯示着日常生活中我們關心的一切。
這其中,手機是最重要的那塊屏幕,作爲當代人的第二大腦,承擔着超越了它體積應該承擔的職能,工作時有郵件、消息的回覆,生活時看視頻、玩遊戲必不可少,它還是電子的身份證、駕照。很多時候,手機屏幕越來越不夠用了。
這也是爲什麼,手機屏幕越做越大,邊框越來越窄始終能夠得到消費市場的熱烈響應。原因無他,對於手機有更大顯示空間的追求,始終是用戶的一大痛點。終於接近7寸的手機出現之後,這種增長來到了盡頭,畢竟再做更大,便無法單手握持和裝進口袋了。
能夠在方寸間“魔法”般多出一塊屏幕的摺疊屏手機,便成爲了下一個重點方向,手機整體下行的情況下,摺疊屏手機成爲了唯一增長的細分品類,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延續快速增長趨勢,出貨量達到196萬臺,同比增長90.4%。
而其中,華爲始終穩坐摺疊屏頭把交椅。
或許在最新發布的摺疊屏產品 Mate X5中,或許可以窺見華爲的摺疊屏如此受到市場青睞的原因。
首先,基礎的原因依然是手機上兩塊屏幕的“黑科技”,即產品優秀的硬件素質。在肉眼可見的顯示層面,華爲Mate X5搭載華爲臨境™️顯示技術,外屏搭載2504×1080的超高分辨率,同時,內屏擁有2496×2224的超高分辨率,加上屏幕的防反光技術以及自然光感的技術,顯示畫面的皮膚紋理、花朵水滴等細節,都能非常清晰的呈現,給用戶更強的視覺衝擊。
其次,或許對於用戶真正接納摺疊屏更重要的一點:豐富的摺疊屏生態。
首先釐清一個概念,摺疊屏的概念其實很早就提出來,但之所以早期普及較慢,除了價格高昂,更重要在於用很多摺疊屏手機打開App,就是直接將普通屏幕上的App做拉伸處理,體驗可想而知。
華爲並非最早發佈摺疊屏的廠商,但之所以能在摺疊屏上獨樹一幟,除了硬件上始終給力,還在一種尊重:對消費者“從單屏到多屏”需要新體驗的尊重。
比如說,以往手機只有一塊屏幕,截屏也只需要截這一塊。但摺疊屏內外屏就需要分屏、分區的截屏功能。Mate X5就自帶了隨心調整的分區截屏功能,內屏截圖後,屏幕左下角會出現只截圖左屏/右屏/懸浮窗或者全屏等多種選擇,可以根據需求調整截屏區域。
與之類似的,是圖文的跨屏拖拽、懸浮小窗的交互、內外屏均支持手勢操作等看起來很微小,但是對於日常使用體驗都很重要的功能。
而更重要的是,摺疊軟件生態的建設。Mate X5首發支持搜狐、微博、抖音、小紅書、英雄聯盟、愛奇藝、財聯社、騰訊會議、每日瑜伽等App的深度適配優化,覆蓋社媒、遊戲、視頻、輕辦公、運動等日常用戶高頻使用場景。
很多場景是專門爲摺疊屏用戶設計的,比如說小紅書在內屏打開狀態時,是左邊看內容,右邊看評論。而在騰訊會議中,當手機放在桌面上像筆記本一樣半折時,上方屏幕顯示會議界面,下方顯示靜音、共享等操作按鈕。這些,都是摺疊屏相比於傳統手機的獨有場景。
在大量用戶體驗細節和豐富軟件生態的支撐下,Mate X5 提供的不僅是一個單品,而是一套多屏的解決方案,並且,這個解決方案,還不僅僅是摺疊屏的這兩塊屏幕。
在包括Mate X5 在內的華爲系手機裡,內置的華爲超級投屏,意味着華爲從未將體驗侷限在一個設備上。
如果將一臺Mate X5 同期上市的華爲智慧屏 V5 Pro,與華爲的手機放在一起,或許可以看出華爲在屏幕之間的要變的“魔法”。
作爲一臺“巨幕手機”,98寸的華爲智慧屏 V5 Pro除了擁有現在智能電視一切功能之外,還支持流暢的觸控,以及最重要的,作爲“超級投屏”和“超級桌面”的家庭內數字基地定位。
超級投屏,意味着這是一臺全場景的設備協同,最重要的手機互動上,手機上輕輕點按,就可以讓小屏內容直接到大屏上,並且,並不是只我們常見的那種AirPlay投屏,而是藉助獨家自研的技術,視頻上無需啓動電視端App就能4K投屏,App投屏後手機端小窗化獨立使用不受影響,真正做到一屏兩用。智慧屏更大的屏幕、更好的音響、更加優秀的遠場拾音效果等優勢,將補足手機/Pad小屏幕設備在共享觀看場景中的缺憾。
超級桌面,意味着除了電視本身應用外,華爲智慧屏 V5 Pro 還獨家實現將手機應用“搬”上大屏,電視上沒有App的軟件,也可以在大屏上顯示,當手機和大屏處於同一局域網,智慧屏可以自動發現手機,手機端已安裝的部分應用即可同步到大屏,無需在智慧屏端二次安裝。用戶可以使用華爲靈犀指向遙控操控應用,實現應用生態的跨越,解決了消費者在大屏應用生態不夠豐富、移動應用在大屏跑不動、無法操控的痛點。同時,對於很多豎屏投屏的應用,也相比於通常的電視做了更多的寬屏適配,看着也不會突兀。
對華爲這樣的廠商來說,有能力在手機、電視、Pad、PC等多個類型設備上推出頂尖產品,也就意味着,他們不會滿足於只在單個設備上做文章。
對於大量合作伙伴來說,在多端都維護一個App運行,本身也是很大的負擔,華爲通過自己的技術,讓大量軟件應用能夠先登陸大屏,拓展了其應用範圍。
而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在“萬物互聯”的大背景下,他們往往想知道,能不能先將家裡的幾個設備連接起來,爆發出新的生產力/娛樂體驗。而隨着 Mate X5和華爲智慧屏 V5 Pro的互聯功能推出,用戶不僅僅能實現多屏協作,還可以愜意的在98寸的電視上刷抖音,且不需要費勁的操作遙控器,實現了手機上劃拉,電視上切視頻。用戶在高頻場景上的協同,也帶來更多的創新想象力,帶來一場全新的場景革命。
在《銀翼殺手》和《攻殼機動隊》等科幻電影中,可互相協同與交互的屏幕,是賽博朋克未來的一種標配。在科幻想象中,屏幕是沒有邊界的,並且與現實融合。
也因此,讓一個消費者可以操縱多塊屏幕,並且可以在屏幕之中來回切換,從而迸發出更多科技產品需求,其實並非在科技廠商中沒有意識,只是客觀上的難度讓整個生態較難推進。
例如索尼,在家用設備裡面最重要的產品只有電視和PS5,爲了拓展屏幕讓玩家隨時隨地玩遊戲,近年着力打造遊戲串流服務,並且嘗試讓掌機PSV以及新推出的Project Q作爲遊戲終端,但目前推進較爲艱難。就是因爲,對用戶日常使用設備覆蓋不足的廠商,很難說服用戶新買一個品類以實現多屏體驗。
因此,像華爲、蘋果這樣有着絕對手機用戶量,同時在電視、Pad等硬件,並且擁有相應配套軟件生態和用戶社區的廠商,在創造“多屏”的魔法上面,才擁有創造多個設備間協同效應的先天的優勢。
客觀環境上,也到了應該多屏體驗出馬的時候。
中國信通院發佈的7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7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1855.2萬部,同比下降6.8%。據平安證券的研報稱,用戶換機時長拉長至43個月。
用戶興趣寥寥有經濟下行風險中的客觀壓力,但更主要的是,手機的體驗已經不再那麼“酷”,市面上依然不乏有創新點,有好硬件的手機,但是手機體驗和需求日趨固化,自然也不再是大家優先願意花錢的地方。
在這個環境下崛起的摺疊屏,被認爲更可能突破現有的手機體驗的細分品類,不僅僅因爲一塊可摺疊更大的屏幕,而是由此推動變革的可能性。
時至今日我們都知道,是現在主流的屏幕、尺寸形態,定義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很多習慣。比如說豎屏的短視頻就是絕對意義上適應手機尺寸的好體驗,在手機上滾軸式閱讀更舒服,但是在10寸以上Pad上很多人更習慣翻頁式等等。
當用戶說感覺不到創新,沒有什麼好產品問世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說,怎麼沒有一個新的東西能夠重新定義一下我們的習慣。
在爲市場提供了無數創新產品之後,華爲也面臨着這個問題:市場的創新點在哪裡,以及如何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華爲目前的對手主要是自己...華爲不排斥任何競爭,但是華爲相信自己能引領創新,引領用戶體驗。”
這是餘承東對華爲創新的表態,對於已經覆蓋了足夠多產品線,年頭足夠長,江湖地位已經足夠高的華爲來說,對於對手的“借鑑”已經變得非常少,更重要的是,怎麼通過將華爲強大的科研成果真正推動到市場,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
同爲19年開始發展、同樣着眼於未來的產品線, Mate X 系列和華爲智慧屏系列可以作爲華爲的兩個風向標看待。當初因爲摺痕而被嘲笑的手機,以及被認爲是“過度設計”的可觸控巨幕,都是非常尖銳的質疑。同樣是這一年發佈的HarmonyOS,也始終有巨大的爭議。
因爲那個時候,手機還是隻是手機,電視還只是電視。用摺疊屏看視頻是“豎屏太胖,橫屏太高”的軟件適配堪憂局面,可觸控電視被認爲更應該出現在辦公室等零星場景中,市場對操作系統的預期,也是單純的對標安卓與iOS。
那時候,還沒有人特別關注,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但華爲一直在關注,在紛爭中,當時還沒有人注意,早在2019年第一代HarmonyOS首發亮相時,華爲就構思好了萬物互聯的解決方案,將其定位爲一款面向全場景的分佈式操作系統,致力於破除終端設備間的壁壘。並且建立全場景戰略,以手機爲核心,着力解決各智能終端之間互聯互動問題,每個場景,都有多個設備協作,以達到體驗最佳。
之後幾年,鴻蒙成爲了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操作系統,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5月份公佈的數據顯示,HarmonyOS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8%,在國內和全球市場均成爲安卓、iOS之外的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
而Mate X和智慧屏,也悄然迭代,在華爲足夠強悍的科研能力之中,逐漸摸索到到了軟硬件一體的模式,在今年迎來了生態的迸發。多屏幕之間無縫的體驗,將一種可能性打開:如果交互和應用,重新在全場景上迎來一次革命。
根據華爲披露的最新數據,鴻蒙生態的設備數量目前已超過 7 億,已有220萬 HarmonyOS開發者投入到鴻蒙世界的開發中,API日調用590億次,軟硬件產品超過350款。
在索尼侷限於遊戲,三星受制於軟件,Google受制於硬件,更多廠商受制於資金和業績的情況下,只有華爲和蘋果,有足夠的資金和耐心,去種樹並等待結果,風雨之後,在極大的出貨量和廣泛的覆蓋設備中,華爲巨大的創新投入,終於看到了成果,以及下一個技術改變感官時代的黎明。
自從先鋒計劃開啓,華爲Mate X5就備受用戶追捧,線上線下都吸引了衆多消費者選購。華爲智慧屏 V5 Pro也在發售兩個月後,登上了“中關村在線”的銷量最高推薦榜單。
這些表現,在很多分析師和經銷商看起來,已經司空見慣——華爲的產品,理應賣得那麼好。
在摺疊屏以及大屏電視這兩個品類上,華爲從2019就扮演着先行者形象,始終在爲整個行業“第一個吃螃蟹”,並帶來全新的藍海。另一方面,或許華爲的着眼點,不僅僅放在了某個細分品類,而是將未來多個屏幕互聯的集成生態,視爲一個新的集成的整體行業,在這條自己創造的賽道上,開始重新定義整個行業,以及未來數十年,人們的科技生活。在這條路上,華爲投入了最多的資金、人力和精力,也帶來了最爲豐碩的成果。
同時,這也是對他們創新集體的一種巨大肯定。
對於華爲來說,產品線衆多、生態龐大固然帶來了可觀的協同效應,讓他們敢於去想新的可能性,但也意味着管理難度直線上升,內部的組織與協調、大量的實驗、市場探索、關係積累以及社區的打造,每一步外界看不到,卻意味着整個集體巨大的付出。
盧米埃爾兄弟創造《火車進站》時,只需要他們兩個人和一臺膠片攝像機,在科技互聯網發展的初期,也不乏個人英雄主義的創造故事。
但在今天,科技產業已經如此發達的今天,產業鏈上的每一環都成熟而透明,想在這樣的產業中做創新,背後一定有偉大的集體主義。
向來以集體主義著稱的華爲,難能可貴的沒有在“堆人頭”去捲進紅海競爭,反而在經歷了前幾年的艱難淬鍊之後,將創新變成習慣並找到了不斷積累、循序漸進的方法。今日,當華爲再一次引領着科技,以及科技的消費市場進入一個新的時代,而人們並不感到驚奇,只覺得理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