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女性得主歐斯壯 以多中心處理氣候變遷
首位女性得主歐斯壯圖/美聯社
美國生物學家哈汀提出「共有財悲劇」(The Tragedies of the Commons)的概念,惟有透過私有化或交由政府集中管理才能解決。已故美國政治經濟學家歐斯壯(Elinor Ostrom)推翻了這個理論,並提出新解方來化解悲劇,她堅持的冷門研究,讓她2009年摘下諾貝爾桂冠,成爲首位女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歐斯壯獲獎的翌年2010年,應邀來臺灣演講談氣候變遷,她堅持搭經濟艙、住在她教過的臺灣學生家裡,出入也都由學生接送的樸實作風,令人印象深刻。歐斯壯2012年因癌症病逝印第安納州布盧明頓的醫院,享壽78歲。
「共有財悲劇」出自共有財的產權不明及乏人監督,人人皆可使用下容易濫用,導致資源耗竭和環境惡化。歐斯壯的主要學術貢獻就在於共有財管理,她的研究着重於人類怎麼透過協調合作,來解決經濟與環境困境。
已成爲全球共同課題的氣候變遷,也被視作「共有財悲劇」,學術生涯晚期將注意力放在氣候變遷議題的歐斯壯,背離傳統由上而下的氣候政策,主張以「多中心」(polycentric)治理模式來解決。
照歐斯壯夫婿文森.歐斯壯(Vincent Ostrom)對「多中心」的解釋,指的是多個各自獨立的決策中心,雖是競爭關係但會考慮到彼此,展開各式契約化及相互合作的任務,或訴諸中央機制來化解衝突。
歐斯壯認爲,大至全球國家小到地方社區,靠多層次組織合作來處理氣候變遷問題,效果會比單憑簽署氣候協定這類全球層級還好。
歐斯壯將她的研究集結成1990年出版的《治理共有財》 (Governing the Commons)一書,列舉「多中心」治理範例,包括1960年代洛杉磯在社區合作下,阻止海水滲入洛城淡水供應。
還有她常舉的尼泊爾例子,發現當地不少灌溉系統全由農民自行管理維護,運作成效優於政府高科技管理的河壩。 歐斯壯主張,個人和社區能有效管理共有財,例如漁場、森林、供水系統,毋須政府或私營部門介入。
任教印地安納大學政治系的歐斯壯,不僅創下女性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首例,更是第一位以非經濟學家身分獲此殊榮。但也因此招致部分經濟學者批評,指歐斯壯的研究非純經濟學,應歸類到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