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小興安嶺的養路人

吳健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偉

小興安嶺,雪霧繚繞、萬樹披花。湯林鐵路似銀龍,蜿蜒盤旋於天地間,伴隨着一聲尖銳的鳴笛聲劃破長空,6274次列車呼嘯着穿山而過,路肩上列隊接車的10名“黃馬甲”格外亮眼。

湯林線是20世紀60年代全線建成通車的。近年來,隨着林業部門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推進,原來繁忙的林業運輸線已少有貨運列車運行,現多爲林區百姓出行的6273/6274次旅客列車所用。如今冰雪旅遊熱度攀升,這條鐵路日趨火熱。1月17日,氣溫接近-20℃。湯林線112公里800米處,綏化工務段伊春二工隊班長田立鋒手握道尺,三步一彎腰、五步一低頭一趴下,用手中的石筆,將檢查出的軌距和水平一一標註在鐵軌上。

山區鐵路半徑小、曲線多,旅客列車的最高時速只有80公里。他們的“天窗”時間只有2小時,在瞭望條件艱難之下,需要完成清雪、鬆螺栓、墊板等多個項目。山區交通極爲不便,尤其是雪後,幾乎所有的幹活地點都要靠步行到達。趕上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從工區先坐工程車,然後再步行,“最遠6公里多,深一腳淺一腳,肩扛手抱着二百多斤的設備,走起路來比干活都要累。”田立鋒說。

極寒天氣會把路基凍壞,線路發生鼓包,火車通過會發生晃車,田立鋒和工友們需要將“包”往兩側順平。56歲的線路工王洪生說,“每天鬆螺栓500多對,用墊板400多塊,彎腰近千次。”

55歲的袁興政談起工區如數家珍:工區連續34年無事故,管轄23公里線路,道岔50組,小半徑曲線9條……由於偏遠,原有的13名老工人平均年齡53歲,直到2024年8月,12名00後大學畢業生的加入,纔有所改觀。

鐵道旁,一側湯旺河冰封如鏡,一側大山巍峨矗立。田立鋒左腿跪在地上,右腿向後蹬,目測軌道的高低,“膝蓋處綁有護膝,就這樣回家後還得貼上膏藥,緩解一下疼痛。”

現場的西北風,刮在臉上猶如刀割。作業人員的圍脖上很快掛滿白色霜珠,從脖領縫隙處冒出的汗氣升騰飄向高空。56歲的現場防護員劉政習主要負責看車,他說自己今年就要退休,“裡三層外三層穿得再厚,都作用不大”。

22歲的青工吳迪別看他個頭不高,但幹起活來手腳靈活。他右手握住活塞桿,左手拎起40多斤的液壓起撥道器,兩手配合空中一掄,起撥道器“嗖”的一聲就被塞進軌道底部。吳迪說,冬天活多,起碼心裡不“緊張”,“夏天山裡大蚊子異常兇猛,穿多厚都會叮透”。

內燃螺栓扳手發出怒吼的“噠噠噠”聲,在山間迴盪。操作手王浩分享起自己的小竅門,“鬆螺栓默數到‘5’時正好,緊固時聽見鑽頭髮出悶聲就證明到位”。平常下班後,王浩喜歡在單位健身房練習啞鈴、打羽毛球來提高臂力,他說因此操作起機器來毫不“吃力”。上班在鐵道線上,下班後回到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規律而單調,王浩上班後只回過一趟家,“我家在嘉蔭縣,那裡不通火車,每次回去只能搭順風車,來回一折騰就是小半天。”

“前輩們把我們當成自家孩子對待,我們幹起活來也順從。工班長就是大家長,回到宿舍覺得煩悶了,就去找他們聊聊。”22歲的青工宋洋洋說。

站在線路中央望向遠方,前不見車頭、後不見車尾。經過兩個小時的忙碌,凍害整修任務圓滿完成,大家摘下脖套大口呼吸,棉帽早已被汗水浸溼,他們肩扛養路機具走在大山深處,留在崎嶇雪路上的,是一串串深深的足跡。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