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評分第一,不該沒人看啊

今年暑期檔第一個意難平出現了——

開分7.7,位列同期國片第一檔位。

可結果。

首日排片5.4%,票房僅200多萬,完全不成正比。

發生了什麼?

要知道,這部電影的前身,是被稱爲當年“最牛畢設”的一個動畫短片。

應該有不少人期待纔對啊。

於是。

Sir一大早便買票入場,打算一探究竟——

落凡塵

01

看完《落凡塵》的第一感受,是一個字——

卷。

現在的國產動畫,實在是太捲了。

以至於,明明是按部就班,甚至不用花心思就能讓觀衆收貨的場景。

也非得往“死”裡折騰。

比如說。

神界設定。

以往我們看到的神界是什麼樣子的?

雲霧繚繞,“南天門”矗立其中。

天兵天將華麗盔甲,總之就是一副柔和的“仙氣”模樣。

而《落凡塵》呢?

它幾乎重新設定了神界的氣質。

《落凡塵》裡,神界與人界相連的天幕,是一塊巨大的布,不同於印象中的金碧輝煌、瑤池宴飲,電影中的神界,是極其“性冷淡”風的。

整體以藍、白色系爲主,南天門遠處,是幾十塊長方體的布帛山巒。

而神殿之中,也是以“布”爲主要概念。

淺色的紗簾中,藏着諸神佛高大冷漠的身形,而周邊的一個個洞府,似仙冢一般立着整齊統一的神將的影子。

蘋果畫風?

不。

這裡也有變數:

線。

金風手中的金線,幾乎成了這個冷淡世界唯一流動的色彩。

影片一開始,就展示了一段流暢的南天門收妖戲。

不同於傳統武戲的“刺”與“砍”,《落凡塵》的武戲展示了金線的花式“束”法。

赤色與金色的色彩的衝撞呈現出打擊感,輔以流暢的空間調度,展現着巨獸與細籠相纏的視覺張力。

這是神界。

那麼人間呢?

Sir只能說。

爲了能讓觀衆感同身受,製作方很努力地往當下的煙火氣方面用力。

沒錯。

是當下,而不是古代。

於是你可以看到一個偌大的“不夜城”,裡面盡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東西,比如大顆粒的珍珠奶茶,或者送外賣的“餓了馬”,人們在這個山城裡逛着夜市、坐着纜車、吃着炸雞……

不亦樂乎。

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場景:收服鬥木獬。

鏡頭自下而上掃過火鍋層樓,戲謔地路過因爲“我請”“我請”而打架的食客,掃過服務生舉着生日牌歡唱的kuso海X撈社死橋段。

夥計送餐的軌道式火鍋送菜車帶着主視角鏡頭划來,更有古風蒸汽朋克的玄妙。

隨着嗩吶的氣勢。

這次的武戲則充分利用了各種道具的巧勁,有種“火鍋配涼茶”的視覺調劑感。

神界清而不淡,人界繁而不亂。

但僅僅如此?

也不是。

作爲一部3D電影,它還插入了兩段二維動畫。

而這也成爲了影片的亮點——

電影的戲肉部分,一段橫卷軸刺繡風格手繪快速地概括了收服終極boss外其他二十八宿的情節。

這裡運用了以金爲底色豔麗古樸的中式古典色,每處轉場都是以“針線”爲引,將每個星宿“縫”在星軸之上,將轉場和劇情完美結合。

所以你看。

製作方顯然並不滿足於習以爲常的視覺效果,他們努力在有限的空間裡,試圖做出讓人耳目一新的世界景觀出來。

而這。

其實才是《落凡塵》“卷”的第一步。

02

一個問題:如果你事先就知道《落凡塵》改編的是織女的故事,會不會覺得這個故事毫無想象空間?

仙女下凡。

爲情所困。

想想都覺得俗不可耐?

可是。

大部分觀衆在看完電影后的覺得,《落凡塵》講述了一個觀感流暢、穩紮穩打的好故事。

爲什麼?

這其實也是主創第二個“卷”的地方——

雕琢故事。

看起來很簡單是不是?

錯了。

因爲這幾乎是當下國漫電影,都很難解決的問題。

於是。

爲了做到這一點,他們首先改變了故事的講述視角。

讓織女的一對兒女。

在不斷冒險,不斷收復怪獸的過程中,逐步揭曉“織女下凡”的真相。

所謂……“神奇動物在哪裡”。

也正是如此。

觀衆感受到的,便不再是重複地看着那個古老的傳說。

而是更有代入感。

以至於最後兄妹相認,不少人都一度感動落淚。

但僅僅改變講述方式就能出新了嗎?

不。

它其實還改變了故事的內核——

織女的形象。

織女是誰?

民間傳說中的“戀愛腦”,是一個“被留下”“待拯救”的形象。

可是影片呢。

她下凡的動機不再是因爲男人。

而是蒼生。

她是出於對人界的大愛、對自己星宿之力不被神界私慾傾吞的責任感,才最終一“躍”而下。

並被不斷抹黑。

而織布這樣一個傳統家庭女性的行爲。

在電影裡,也被描繪成了一種力量。

就像影片最重要的武器,“金線”,電影沒有將視角放在傳統的刀刃以及背後的慕強派英雄主義,而是放在了遏止暴力、彌合天裂的金線之上,這是《落凡塵》獨特的“柔勁”。

也是一次對舊有性別敘事的大改寫。

所以,這只是一次符合當下女性思潮的故事新編?

好像又錯了。

因爲在這些“新”之外,仔細去看的話會發現,它絲毫不曾偏離傳統。

比如,我們可以再問一個問題:

織女故事講的到底是什麼?

是悲情人生?

愛情大過天?

都不是。

Sir覺得,其實是一種對天界壓迫的反抗,以及對人間溫暖的讚美。

而在《落凡塵》裡。

雖然故事已經完全不再是那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但這些反抗與溫度最終都得到了保留。

一個例子。

還記得我們前面說的神界“冷淡”吧?故事發展到了後段,這種“冷淡”,逐漸也就轉化成了“冷漠”。

神界內亂。

天地之間的幕布被撕裂,無數墜石降落人間,一片慘亂。

此時神界的反應呢?

幾個戴着面具(也許本來就沒有臉)的神兵說:

“出事了,快跑。”

明明是他們自己製造的災禍,明明是因爲對下界收割程度的不公而進行重新利益分配的舉動,但他們不僅不管不顧,還只想着自己的安危。

神界的虛僞,竟至於此。

而留下來抵禦災禍的是誰呢?

一個未曾位列仙班的小神,和織女與人類結合生出的一對兒女。

爲什麼?

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感情。

他們在和人類相處的過程中,擁有了人類的感情。

就像影片說的,“感情是凡人的法術”。

人有了感情纔會知榮辱,有了感情纔會懂分寸,所謂將心比心,互幫互助,這些特質都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的。

這是人類最強大的力量。

也是我們之所以爲人,而不是動物的最根本特質。

也正是如此。

當我們看到兩個想家的孤兒終於跑去了火鍋店。

挑了他們從來沒有坐過的大桌。

彼此抱團取暖,互相安慰,以撫慰彼此孤獨的內心時。

我們能感受到的,其實已經不僅是故事了。

而是一個個的自己。

曾幾何時。

我們何嘗也不是如此,在一個個朋友的陪伴下,抵禦親人不在身邊的孤獨,度過漫長冬日呢?

而在這種情感的感染下。

哪怕我們明知道影片沒那麼完美,比如在敘事上出現了“戰力猛增”、或者“角色失蹤”這樣的瑕疵。

可是,依然會感同身受。

03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疑惑了:什麼時候說好一個正常的故事也值得誇了?卷這個有意義嗎?

可事實就是。

在國漫領域,說好一個故事,一直是個大難題。

還記得這些年的國漫電影吧?

爲了不至於多年的努力無人問津(動畫一般要做好幾年),他們往往取材於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而爲了不至於讓故事變得無聊,他們往往又將其做了極大幅度的改編。

可最終呈現的結果。

要麼低幼。

要麼支離破碎。

低幼自不必說,這些年這類影片也往往進不了我們得視野,而能進入我們視野的國漫電影,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深度足夠,故事難評。

甚至於爲了顯得足夠“成人”。

許多影片直接把隱喻當做了主體,絲毫不關心故事的流暢性。

爲什麼?

其實還是方向走錯了。

我們常說“講好中國故事”,這個“好”,並不在於這個故事有多麼的深度,也不在於它有多麼的複雜,而更多地,應該是如何在一個流暢的故事裡,讓我們看到“中國故事”本身的特質。

就比如說《長安三萬裡》。

你說它故事複雜嗎?

也沒有。

但我們在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中看到的是中華文化的氣韻,光是這一點,其實就已經足夠。

而《落凡塵》呢?

很明顯。

你可以看到他們往這個方向努力的決心。

一個例子。

影片中出現了許多傳統文化的元素,比如符籙(一種法術),或者道教文化(三星廟),甚至詩詞(金風玉露一相逢)。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星宿。

什麼是星宿?

二十八宿是古人通過觀測“三光”——日、月、五星的運行規律而劃分出來的二十八個星區。

在我國傳統神話故事中,二十八宿也閃耀着永恆不滅的光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而可惜。

許多年來,很少被大衆重視。

於是。

爲了呈現一個星宿的世界觀,製作團隊查閱了大量資料如《春秋繁露》《甘石星經》,以及星宿羅盤等,具體考證了星宿分佈、命名規則、延伸含義等等。

以期做到儘可能的準確。

但只是爲了呈現傳統文化嗎?

不。

它更是爲角色服務。

主角金風是什麼樣的人?

隱忍、目的性很強,爲了擺脫身上被歧視的標籤,他可以去做任何事。

於是。

影片通過收復女土蝠、火尾虎、翼火蛇等幾隻神獸(星宿),逐漸帶出了他的成長。

從不顧一切也要收復神獸。

到顧全大局保護民衆爲先,擁有了負責任的擔當。

這些都與這些星宿息息相關。

也正是如此。

到了影片最後,二十八星宿歸位時,那句“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的詩句便不期然地進入了我們的腦海。

把一些概念與符號。

變成了真真切切的畫面。

所以說到底。

我們所謂的“講好中國故事”,前提,應該放在“故事”上面。

基底不穩。

再談什麼,都是空中樓閣。

而《落凡塵》。

至少在故事層面,Sir覺得是找對了這個方向。

它不大搞複雜。

也不亂埋隱喻。

而是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地講好了一個可以被很多人感同身受的故事。

不要覺得這很簡單。

因爲當下。

在國漫電影裡看到一個正常的故事,還是太“難”了些。

人們樂於動用一切公式化的手段,以煽動大衆情緒,獲取流量報酬。

而不是沉下心來。

笨拙地,去做一個創作者本應該做的事。

而這。

恐怕也是這部電影,不該被這樣排片,最終埋沒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