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科技新趨勢 技能精進現商機
數位科技持續變革,其中,AI透過「仿生」人類感知及認知能力,能夠在特定環境中,分析、處理數據,進而完成特定的任務,幫助人類完成需要一致、穩定的例行任務,而機器人則具有移動和運載的能力,能負責重複的搬運作業,因而促進工作內容和任務的重組。
科技分擔部分例行任務,人類可以完成更復雜或附加價值更高的工作,舉例來說,銀行櫃檯人員原本的開戶作業,搭配AI協助查覈、辨識申請者資料,就能從原本「一條龍」、什麼都要做,變成只需負責最終審覈。如此一來,減少使用者申辦時間,也讓原本的櫃檯人員用更少時間、完成更多審覈,多的時間就能夠專注在開發業務,或是管理客戶關係。
任務轉變也讓勞工有機會獲得更多的技能精進機會,包含「技能提升」和「技能再培訓」,前者是學習現有工作所需的技能或技術,例如學習開發業務、證照考試或新系統操作等,後者則是重新學習工作之外的技能或技術,像是跳脫銀行業務,學習副業或未來轉職所需的知識。
當然,科技除了輔助人類增加生產力之外,在技能精進方面也能創造新商機。以下分別從個人化學習帳戶、動態供需預測機制、轉職地圖等面向,探討人與科技分工下,勞動市場和技能精進的需求。
個人化學習帳戶
強化進修學習
科技持續更迭,讓既有職業需要的技能形成不同程度的調整,更加凸顯終身學習的重要性,現有挑戰在於多數企業教育訓練多是屬於工作所需的基本培訓,勞工一方面不易辨識自己的學習需求,一方面可能也不易取得培訓機會。
新型態或非典型工作(如自僱或兼職工作者等)成爲熱門的就業選項,讓企業與勞工不再維持傳統的僱傭關係,而是會經常更換僱主。
因此,過去主要由僱主承擔的培訓責任,移轉到勞工自身,加上非典型工作時間和地點不固定,更添增培訓的困難度。
有鑑於此,各國紛紛推出「個人學習帳戶」的終身學習方案,利用「帳戶儲蓄」的概念,由政府負擔部分費用,鼓勵企業、勞工投資或儲存培訓經費,引導勞工持續進修,民間教育機構亦可提供適切教育資源和推薦系統,提升人才素質,進而讓勞工成爲數位轉型的最佳助力。
動態供需預測機制
考量技能需求與科技變化
考量科技發展腳步加速,讓部分技能生命週期縮短,因此,有必要連結技能發展與科技變革,然而,現有公部門平臺如「UCAN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臺」解析職業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尚顯粗略,不易區分不同職位和工作類型的差異,私部門人力銀行雖能顯現產業需求動態,但資料分散、缺乏一致架構,難回饋到教育訓練的供給端。
技能描述過於粗略或細緻,都不易顯現勞動市場技能供需動態。舉例來說,軟體工程師和水電工都會需要「設備安裝」的技能,但兩者實際安裝的作業環境與設備相差甚遠,技能描述太精細,過期時效又會加速,像是軟體工程師所需的「程式語言編輯」若加入語種描述,隨時仍須更新應用現況如Python需求增加,R、PHP、Java等語言需求則下降等說明。
儘管如此,技能供需預測要能反應現況和未來,需要更爲具體的職業技能描述資料庫,進而讓教育機構能發展符合產業需求的教學內容,也能提供現有廣大的勞工作爲技能精進的參考,讓勞工在被科技影響之前,提早發展其他專業來應對變革。
轉職地圖
輔助銜接就業
儘管科技創造的工作比取代的更多,但是工作職缺需求增加和減少、甚至消失的工作並不相同,如此的改變會形成「就業重分配」的結構調整。多數勞工會藉由內部輪調,移轉到有更高需求的部門,少數勞工則可能會需要重新求職或是轉換職涯跑道。
而勞工若能獲得轉職、培訓銜接、縮短待業時間,就不會失業,因此,若能透過公私部門的技能數據,建置「轉職地圖」的系統模型,描述就業機會和新創造工作的技能關係,就能有效在職缺減少前,預先學習有較多就業機會的技能,利於轉換到下個職位。
待轉職地圖累積到相當的數據量,便能辨識哪些工作類型、職位、經歷和科技具有互補和替代的關聯,譬如,銀行櫃檯人員的開戶行政業務量因自動化而減少,可能增加業務開發的工作,因而需要學習其他金融商品銷售的專業知識、應對進退的溝通技巧等,待未來需要與人溝通且科技難以取代的工作(如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係管理)需求增加,櫃檯人員就更有機會轉換到相關職缺。
綜合來說,科技影響現有工作與就業,但也能透過科技,讓勞工技能精進和掌握勞動市場技能供需,形成新商機,擴大終身學習機會並減少求職待業時間,亦讓勞工協助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