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安全」的噪音對大腦的傷害

環境中的噪音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品質,促使身體產生動作、從睡眠中醒來,以及心跳速率變快。交通噪音會縮短睡眠時的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即做夢期)和慢波期(slow-wave,即深眠期),並降低夜晚睡覺時所感受到的放鬆感受。(示意圖/shutterstock)

在這個嘈雜的世界裡,我們不能再那麼漫不經心的看待日常的喧囂。這些噪音並沒有達到或超過一般所認定的「危險」程度,它們不是新奇的聲音,也不是令人提高警覺的聲音,而是一些持續不斷的聲音,並且它們的聲學特質隨着時間推移後通常還能保持一致。因此,這些聲音傳遞不了多少訊息,它們大部分被視爲「背景噪音」,所以經常遭到我們忽略。

我們不去聽這些聲音,但我們是真的沒聽到?或者我們只是在一種持續警戒的狀態下過活?我們都有過這種經驗:聲音消逝後才發現它的存在。常見的例子有空調壓縮機的運轉聲,或是卡車怠速時的引擎運轉聲,等空調的壓縮機結束運轉循環或卡車引擎關閉後,我們才突然「聽見」了寂靜,然後長舒一口氣,短暫地陶醉在這份平靜裡,直到聲音再次響起或被其他擾人的聲音所取代。

如果我們的耳朵沒有因此受損,而多數時候也可以不去理睬這些聲音,那麼我們還需要關心這樣的噪音所帶來的困擾嗎?科學給我們的答案是:我們確實該注意這些聲音,並且爲我們的大腦感到擔心。

暴露於中等程度的噪音後,聽力閾值屬正常的人可能會在有噪音的環境中出現難以理解語言的情況。除此之外,嘈雜的環境本來就有許多跟聽力無關的負面影響,但這種情況卻時常被低估。長期暴露在噪音下如住在機場附近,會導致人們感受到整體生活品質的下降、感受到壓力增加並伴隨着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的分泌量增加、記憶力和學習能力產生問題、難以執行有挑戰性的任務,甚至會導致血管硬化和其他心血管疾病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一年因噪音暴露及其帶來的間接影響(如高血壓和認知表現衰退)而生病、引發殘疾,或早逝的人數相當驚人。

噪音還會對學習和專注度產生干擾。在紐約市的公立學校,根據教室所在位置是學校鄰近繁忙的高架鐵路的一側,或是位於可屏蔽火車噪音的另一側,學生的閱讀測驗結果有明顯的差異。教室位於嘈雜側的學生閱讀能力落後同儕三到十一個月。發現噪音有這般影響之後,紐約市公共運輸局在學校附近的鐵軌上鋪設了橡膠墊,教育局則是在環境最嘈雜的教室裡加裝了減噪建材,這兩項措施共計將噪音強度減少了6至8分貝,之後,不同教室間學生閱讀測驗的差異很快就消失了。

噪音造成的影響不只侷限於聽覺相關,或是語言相關(如閱讀)之類的任務。有一項實驗要求受試者執行追蹤視覺物體的任務:用滑鼠跟着螢幕上一顆會動的球移動,與此同時,螢幕上還有其他動來動去的球。執行這項任務時,因爲職業關係而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中的受試者遇到較多困難,尤其當任務搭配着隨機出現的噪音時更是如此,這些受試者的反應比較慢,無法緊跟着目標球。

在《爲什麼要睡覺?》(Why We Sleep)一書中,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睡眠科學家沃克(Matthew Walker)提到,缺乏良好的睡眠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

睡眠逐漸被視爲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們的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以及思考能力,都會受到睡眠的影響。噪音是阻礙一夜好眠的最大凶手。噪音,甚至是音量極低的噪音,會破壞睡眠的品質,導致我們醒着的時間變多了,醒來的時間也提早了。環境中的噪音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品質,促使身體產生動作、從睡眠中醒來,以及心跳速率變快。交通噪音會縮短睡眠時的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即做夢期)和慢波期(slow-wave,即深眠期),並降低夜晚睡覺時所感受到的放鬆感受。

(本文摘自《大腦這樣「聽」》/ 天下文化出版)

【內容簡介】

失明切斷了我們和事物的連結;失聰切斷了我們和人的連結。

——海倫.凱勒(Helen Kelle)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全球將有四分之一人口有聽力受損的問題。疾病、噪音,以及現代人長時間使用手機與耳機,極可能威脅着我們的聽力。

聽覺是最重要,又最常被忽略的感官。《大腦這樣「聽」》喚起我們對聽覺的重視,說明聲音如何在我們身上烙下重要印記,以及決定我們是怎樣的人。

聲音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爲什麼交通嘈雜,會讓人倍感壓力?

爲什麼節奏對了,就能讓人心情平靜?

爲什麼你聽得出別人在強顏歡笑或是故作鎮定?

音樂有促進健康、甚至治療疾病的能力

口吃的人,用「唱」的就可能不結巴?

音樂能治療腦損傷,減緩受災難者的壓力與焦慮。

音樂能減緩失智症,並強化聽力障礙者對語言的理解。

學習樂器可以翻轉弱勢兒童命運

2000年,美國洛杉磯的「和諧計劃」(Harmony Project)陪伴低社經社區孩童學習樂器。結果證明,學音樂不僅改善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閱讀能力,

成功讓他們進入大學、翻轉階級,

更重要的是,

音樂也培養這些孩子的信心與合作能力,打造一輩子難忘的成功經驗。

本書是神經生物學家克勞斯畢生的研究成果,闡述聽覺對大腦的影響,期待人類能善用好聲音如音樂,來促進健康、改變教育。

【作者簡介】

妮娜‧克勞斯(Nina Kraus)

神經科學家、業餘音樂家。美國西北大學休.諾爾斯(Hugh S. Knowles)聽力學中心主任兼研究員。主要研究語音和音樂感知相關的神經生物學。克勞斯爲人類聽覺神經系統研究開啓了新的面向,同時致力於跨界合作,將學術發現應用於教育、健康醫療,併爲公共政策提出更具科學基礎的見解。

【譯者簡介】

李承宗

美國密西根大學神經科學博士、班多鈕手風琴演奏家。期許自己同時掌握科學人的理性思考與音樂人的感性表達。研究專長在聽覺生理學、聽音辨位、以及音樂認知。目前在多所大學教授相關課程。另外也擔任Circo樂團團長兼專任班多鈕手風琴手,曾獲2018年第九屆金音獎「最佳樂手」。曾在愛樂電臺主持「你爲什麼會喜歡聽音樂」節目。目前除了演奏、作曲、配樂、音樂製作等工作外,也致力於藝術以及科學教育的推廣。

陸維濃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博士。目前爲專職譯者,熱愛大自然,以傳遞科普新知爲志業。

(本文摘自《大腦這樣「聽」》/ 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