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觀見經濟發展陰影下 生命韌性猶自勃發
回顧自己訪談德里無家者女性的初衷,原是希望實存卻被忽視的她們留下口述的生命史,讓她們爲自己代言,不再只是被政府等相關單位扁平化地呈現;卻因此進入、甚而吸收了她們內在的創傷,感受到父權力量在她們身上的宰制作用。(示意圖/shutterstock)
二○○八年初訪印度而抵的城市就是孟買,我在那裡首次見識到「居住在街上的人」(pavement dwellers),震驚於這生存樣態的普遍性,以及貧富落差在街頭誇飾般地互諷。那趟旅程引發了太多探問,促使我其後數年多次訪問印度,愈發投入關注邊緣弱勢人羣。
回顧自己訪談德里無家者女性的初衷,原是希望實存卻被忽視的她們留下口述的生命史,讓她們爲自己代言,不再只是被政府等相關單位扁平化地呈現;卻因此進入、甚而吸收了她們內在的創傷,感受到父權力量在她們身上的宰制作用。曾有位朋友說她讀完《邊緣印度》後充滿無力感,那是身爲作者的我所不願導引讀者至的方向,然而我想是自己的潛意識滲進了作品裡,透露出我對自己的涉入未能帶來更具體影響之懊悔與反省。
彷彿作爲一種對照般,原是記者的索米亞,先創立了一微型貸款機構,欲藉此協助邊緣人羣靠做小本生意脫貧,卻在認識迪歐納的拾荒者後,理解到這類努力常還來不及轉化這些赤貧者的脆弱,他們的脫貧路就又因爲生命中的危機或突發事件而前功盡棄。於是,她終止與他們的借貸關係,退回自己熟悉的場域,單純進行訪談,想透過發表雜誌文章來吸引衆人關注此議題。卻在涉入越深後發現箇中複雜,最後投入八年時間,與他們相處,溯源歷史文件,至法院旁聽審判,勾勒出此地區及其居民的生命軌跡。
索米亞以冷靜自持的筆觸爲衆人搭上一層防護罩:讀者不用聞到酸腐的味道,吸入有毒的暈輪,無須弄髒褲管,擔憂被垃圾絆倒而受傷,不須親眼看到被衆人丟棄的人與物,甚至不用進入她的內在掙扎,就能從她吹出的透明泡泡中,俯瞰迪歐納山區拾荒者的生活如何映照我們的生活。
你是否願意去理解那些你不熟悉,甚至可能會引起你如恐懼、厭惡或不適等負面情緒的人與故事?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本書會幫助你看到迪歐納垃圾山自殖民時期的沼澤地以來,逐漸被「開發」的過程。你也會看見:當城市擴張便等於垃圾增加,當經濟起飛則象徵慾望增加,也意味着垃圾的增加,這便是現今地球上人類所打造的「發展」曲線。這本書更逼迫我們去思考,在沿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語彙去展望未來之時,我們是否意識到自身慾望的不永續性及其所隱含的矛盾悖論?
和同在助人領域的B談起書中場域,他說:「如果可以選擇,誰會選擇待在那裡,過那樣的生活?」我知道他想表達的是,我們需要爲改變那些環境做出更多努力,但我想,真正的幫助一直都是建基在理解之上,而索米亞清楚地意識到了這點。不是要否定前者論述,而是作爲一種補充資料,她描繪出維貝塔爲垃圾山的生意機會努力籌資;法札娜採集從垃圾堆中長出的蔬果;赫拉將過期食材加工成美味無比的甜點,她們在匱乏中努力豐富生活。儘管垃圾山區充滿人們認爲不值而丟棄的東西,拾荒者卻能把握其中價值,將其當作寶物來對待。
藉着拉長時序,索米亞讓我們看到多個主角的立體性,雖然我們不若在虛構小說中有如上帝般的全知視角能洞悉每個角色的心路歷程,但透過他們的行爲,我們不再只是輕易地論斷對錯,而能看到「愛在垃圾山的陰影中發揮了強烈、錚亮的光芒……這是他們一無所有時唯一擁有的」。更重要的是,與其直接探問我們能怎麼改變這羣人的生活,本書中或許更想召喚各位思考的是:「我們如何帶有更多覺知的生活?」畢竟我們無心的行爲,都有其影響的力道。
(本文摘自《家住垃圾山:孟買拾荒者的愛與失去》/木馬文化)
【內容簡介】
迪歐納山佔地一百三十公頃、十八層樓高,是印度全國規模最大的垃圾山,矗立在孟買郊區已經一百二十個年頭。
最年長的拾荒者還記得這裡曾經平坦的樣子。終年不止的垃圾車隊滋養羣山,也吸引了懷抱「孟買夢」的人前來。他們搭起搖搖欲墜的家,在惡劣的環境工作,希望從此發家致富。幾十年過去了,有人一夕發財轉瞬樓塌,有人加入幫派鋌而走險,還有人深信自己被山區鬼魂糾纏、不得超脫;垃圾山的陰影長存每個人心中,沒有人能真正離開。在他們搖晃不穩、一無所得的人生中,只有愛是唯一恆定不變的,也是他們僅所擁有的。
二○一六年的一場大火,讓孟買市府注意到這個長年隱藏起來的世界,因而採取嚴厲的控制措施。山的財富銳減,並衝擊拾荒者的家園與生活……
作者索米雅‧羅伊以八年時間走入迪歐納鎮區,如實記錄四個家庭在垃圾山下展開的生活與事業,並爬梳這項人工奇觀的進程,從英國殖民者建立此地的歷史,到市政當局對其公安與公害問題徒勞無功的嘗試。索米雅於書中隱身在一旁,以帶領讀者走入這個拾荒者從丟棄的物品創建的家園與生活。本書所描寫的,是迪歐納垃圾鎮區及隱身於山影下的人生,也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正發生的故事。
【作者簡介】
索米雅.羅伊 Saumya Roy
索米雅‧羅伊是一位主要在孟買發展的社會企業家及新聞記者。二〇一〇年,她與朋友共同創立了非營利的範達納基金會,提供微型貸款給馬哈拉什特拉邦地區的創業者。而後,她開始借錢給迪歐納的拾荒者,發現了他們的秘密世界和勇敢的生活方式,於是留下來記錄他們的生活。她曾爲《富比士印度》、《Mint》金融日報、《Outlook》雜誌、wsj.com、thewire.in等撰稿。寫作《家住垃圾山》期間,索米雅獲得了洛克菲勒基金會貝拉吉歐中心、藍山中心、凱利全球公益協會、上巖之家、多拉瑪爾之家的獎助金。
【譯者簡介】
黃意然
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碩士。入翻譯一行轉眼十餘年,譯作雖然稱不上等身,但也逐步逼近體重。近期譯作有:《親愛的不完美人生》、《十八種微型死亡》、《搖擺時代》、《爲失竊少女祈禱》等。
《家住垃圾山:孟買拾荒者的愛與失去》/木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