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新冠病毒感染無法刺激永久的免疫力
累積感染率。(圖/商周提供)
何謂永久免疫力?就是感染後,一輩子不會再被感染。天花,這個至今唯一被人類以接種疫苗的方式根除的疾病,就是靠着它所刺激的永久免疫力,成爲根除病毒的最重要因素。且不管是接種天花疫苗或自然感染,所形成的羣體免疫,都可以提供我們不再被天花病毒侵犯的永久保護。還有麻疹,一旦感染,人體免疫力可以維持數十年到一輩子之久。也就是說,只要感染過,就不太需要擔心會再被感染。然而,新冠病毒並非如此,Omicron 更是讓人類感到棘手無比。即使我們被感染過,也有可能再次被找上。
你我都感染過多次冠狀病毒
重複感染並非新冠病毒專屬的病毒特性。從已經與人類共存的四種季節性冠狀病毒來看,研究顯示,人類從這些冠狀病毒獲得的免疫力,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所以大部分的人是有機會被重複感染的。一項長期追蹤的研究顯示,此類季節性冠狀病毒的累積感染率,會隨年齡增加而提升。
84%的兒童在三歲時就被至少一種季節性冠狀病毒感染過,而且20-48%的兒童在三歲以前有被冠狀病毒感染至少兩次以上的經驗。即便成年人, 被一種冠狀病毒感染12 個月後,再次被同一種季節性冠狀病毒感染也是常有的事。
雖說這四種季節性冠狀病毒帶來的症狀,都屬於上呼吸道感染的輕微症狀,但冬天住院的類流感呼吸道感染者當中,也有約10.36%的住院病人確認受到冠狀病毒的感染,病毒佔比分別爲HCoV-OC43(43.43%)、HCoV-NL63(44.95%)和HCoV-229E(11.62%),而且感染率最高的是10 歲以下小孩。血清學研究也顯示,六歲以前的幼兒,感染率快速逐年增加。經證實,大部分的人在六歲之前就已感染過冠狀病毒了。
不同的冠狀病毒比例。(圖/商周提供)
從感染者主要都是年幼的孩童,成年人則呈現高抗體陽性率,顯示過往的自然感染提供某種程度的保護性。成年人雖可能再一次被感染,可是症狀通常不明顯。
綜合這些資料顯示,每次感染後所獲得的免疫力,雖不能預防下次感染,卻會使下次感染的症狀更輕微。
對某些人,重複感染是惹禍,不是幫忙
以上是冠狀病毒重複感染的相關研究結果,宏觀來看,也代表了多數人所經歷的感染與免疫交互相關的機率。至於會不會有某些人走上不同病程,重複感染後,症狀反而更嚴重,而不是更輕微?確實是有少數這樣的人存在。
血清陽性率。(圖/商周提供)
儘管絕大多數有關重複感染的文獻,都顯示自然感染可提供某種程度的免疫力,使得再次感染的症狀較輕,或整體住院率較低。但也有一些研究仔細描繪且凸顯個體的差異,值得我們好好了解這些例外具有哪些特性。
2020 年11 月到2021 年5 月間,西班牙的一家醫院追蹤了19 位經過病毒基因定序確定是重複感染的病例,且都在第一次感染後接受檢驗是否有抗體產生。結果發現,其中有六人沒產生抗體。在第二次感染時,那六位沒有產生抗體的人都出現症狀,其中兩人需要住院、一人死亡。而有抗體的13 人中,只有五人第二次感染有症狀,其他八人都沒有症狀,沒有人需要住院或死亡。雖然樣本人數不多,但清楚闡述了感染後產生預期的免疫反應的重要性。感染後沒有產生
抗體的人,就像接種疫苗沒有產生抗體一般,在下次感染時,是不具保護性的。此外,感染後沒有產生抗體,本身可能反應的是某種免疫缺陷,也是無法抵抗病毒的缺陷。針對這類族羣加以研究,可以做爲未來精準醫學的基礎。
墨西哥則分析了全國100,432 名確診者的資料(Omicron出現之前),並確定有258 例檢驗確診的重複感染病例(0.26%),顯示在Omicron 出現之前,重複感染率不高。從報告中還可觀察到,首次感染新冠病毒且爲重症者,再次感染同樣是重症的機率較高,且兩次感染的間隔時間也較短。除此之外,在多變項分析中,也發現其他重複感染新冠重症者的相關風險因子,如年齡、共病(肥胖、氣喘、第二型糖尿病)等等。
綜上所述,我們已經可以知道,哪些人重複感染新冠病毒容易出現重症。還有沒有其他風險因子,會增加重複感染重症率呢?
加州的凱薩醫療機構(Kaiser)針對75,149 名確診者進行研究,重複感染的有315 例,270 天的累積重複感染率爲0.8%。同時發現,初次感染需要住院的人,更有可能再次被感染(1.2% vs 0.8%)。此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重複感染率爲2.1%,也是明顯較高。不過兒童再次感染率則遠遠低於成人(0.2% vs 0.9%)。從性別來看,女性重複感染率爲1.0%,與男性0.7% 也有顯著差別。
以上研究同時讓我們觀察到,以住院率來說,重複感染的族羣(11.4%)比初次感染的族羣(5.4%)更需要住院。這是否違反了前面所說的,重複感染症狀較輕的理論?
應該不是,只要仔細分析就會看得出來,上述研究顯示重複感染的人比較集中在原本就相對不健康的人,反應在原先就需要住院,或已知免疫力較差的人身上。這些人或許就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族羣,相關作爲如儘早診斷並加以治療,或執行更詳細的個體研究,以進入精準治療/預防的範疇,都是我們可以着手進行的。
(本文摘自《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商周)
【內容簡介】回到二○一九年末,身在臺灣的我們,恐怕很難想像,日子即將全然改變。那些我們習以爲常的日子,都將被口罩蓋上、被酒精浸潤。
新冠疫情是一出歹戲拖棚的病毒變異大競賽。原本預期疫苗上市、接種疫苗、疫情結束,一切迴歸正常。但新的變異株一次又一次出現,我們只能不斷調整目標和行動。
本書是一個臺灣的流行病學專家,用臺灣這片土地的語言所寫。集合疫情期間,全球科學界對病毒、疫苗、免疫反應、防疫成效的研究成果,加上傳染病學、流行病學、公衛專業的解讀,層層爲大衆的防疫知識打釘固樁:
․「極權防疫」 與「民主防疫」,差別在哪裡?
․新冠病毒是人造的,還是源於自然的蝙蝠病毒?
․Omicron將成爲在地化季節性呼吸道感染症,長期與人類共存!
․重複感染提供在地化疫情的平衡與穩定!
․綜合免疫爲你做好準備,對付下一個變異株!
․疫苗刺激免疫反應,怎麼做讓疫苗反應更好?
․長新冠是什麼?誰容易有長新冠?怎麼治?好得了嗎?
․益生菌和維生素D是對抗病毒的神奇療方!
科技,還未找到更好的方法,杜絕再一次全球大流行;但人類歷經災難的知識成長,可以是防疫最有效的武器。隨着新冠疫情結束,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前瞻性、永續性的思維,重建已經被我們破壞的一切?
【作者簡介】何美鄉
臺灣流行病學專家、內科傳染病科醫師。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曾任中研院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主委召集人、生物安全委員會召集人、生醫所研究員(2015年退休)。
臺灣首位參與美國疫情調查服務隊的流行疾病學專家,曾於SARS期間率先進入和平醫院,協助控制疫情。
高中畢業後赴美國就讀大學、攻取醫學博士。因立志到第三世界行醫,進一步至哈佛大學鑽研公共衛生,曾任美國疾病管制局疫情調查員,多次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短期顧問。
協助國光生技成功開發H1N1新型流感疫苗,使國內疫情及死亡率得以有效控制,獲頒行政院2011年傑出科技貢獻獎。
現任臺灣疫苗發展協會理事長、臺灣素食營養協會常務理事、臺灣健康服務協會志工兼榮譽理事長、其他環保團體志工。
《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