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張壓下降當心是警訊! 注意7大因素影響血壓起伏

藥師廖偉呈列出年齡、性別、溫度、新陳代謝、姿勢、左右手差、上下肢差等,7個影響血壓值高低起伏的因素。(示意圖/Shutterstock)

血壓值是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標,因此民衆應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然而,血壓隨時都在變化,不同狀態下也可能會造成量測結果不同。對此,藥師廖偉呈就列出年齡、性別、溫度、新陳代謝、姿勢、左右手差、上下肢差等影響因素。其中他提到,許多60歲後的高血壓患者舒張壓會下降,但此情況並非好轉跡象,要注意可能是血管硬化的警訊。

廖偉呈在個人臉書粉絲頁發文,表示要先了解自己的血壓是受到何種因素影響而起伏,才更能針對問題點去做出改善。他並列出7個影響血壓值高低起伏的原因:

1、年齡:廖偉呈表示,隨着年齡增長動脈彈性減低、血壓也會上升。在收縮壓方面,血壓會隨着年紀逐年升高;舒張壓方面則相反。值得注意的是,許多60歲後的高血壓患者舒張壓會下降,但並非高血壓情況好轉,反而可能使脈壓差增大,是血管硬化的警訊。

2、性別:廖偉呈指出,通常男性的血壓比女性高出5~10mmHg。另外,女性受荷爾蒙影響,在停經前罹患高血壓的機率較低,但在更年期後高血壓的盛行率就與男性相近。

3、溫度:廖偉呈說明,當氣溫較高時,血管擴張、血壓較低;反之較低時,血管收縮、血壓較高。另外,體溫升高時,血管擴張,血壓降低;而寒冷顫抖引起的血管收縮則會使血壓上升。

4、新陳代謝:廖偉呈說,新陳代謝率增加時,血壓會上升;反之,新陳代謝率下降時,血壓則下降。

5、姿勢:廖偉呈指出,姿勢對血壓的影響是由重力引起的。收縮壓在平躺時最高;坐姿次之;立姿最低。舒張壓則在立姿時最高;坐姿次之;臥姿最低。

6、左右手差:廖偉呈說,右手的血壓通常比左手高約5~10mmHg,因爲右鎖骨下動脈相較左鎖骨下動脈,更接近心臟主動脈出口,但實際狀況因人而異,若超出此範圍差異屬異常情況,就得特別注意。

7、上下肢差:廖偉呈表示,立姿時測量上下肢的血壓,通常下肢的血壓會比上肢高10~15mmHg。若出現上下肢間差異超過20mmHg,或下肢血壓低於上肢(下行動脈阻塞),皆爲異常情況要特別注意。

廖偉呈提醒,若上述有其一超過正常範圍,建議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進一步評估血管狀況,以確定任何潛在的血管問題,並制定適當的治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