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輪作收益大增 農委會編1億元推廣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左四)23日參加臺南區農改場120週年場慶,宣佈農委會明年將編列1億元經費,推廣水旱輪作創新模式,提高農民收益。(曹婷婷攝)
氣候變遷挑戰傳統農耕型態,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去年起打破傳統一、二期種水稻、三期種雜糧,研發雜糧爲主、水稻爲輔的水旱輪作模式,1公頃收益從10幾萬元增至30幾萬元,也減少枯水期用水壓力,23日發表這項成果,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當場宣佈,明年將編1億元推廣。
傳統一期稻耕作時間爲1月下旬到6月中旬,二期稻爲7月中旬到11月下旬,臺南區農改場試辦調整爲1至4月種大豆或玉米,5到9月雨季時改種水稻,9月後再種其他作物。臺南區農改場場長楊宏瑛表示,比起一、二兩期都種水稻,用水量減少60至70%,收益反而增加。
陳吉仲昨天參加臺南區農改場120週年場慶,聽取臺南區農改場試辦成果後表示,農委會每年編列150億經費保價收購稻米,但農民收入並未增加,明年將編1億經費推廣期作改變,幫助農民收入增加,政府支出減少,創造雙贏。
陳吉仲說,2040年全球升溫1.5度,氣候變遷對農業影響愈來愈嚴重,農委會每年農業科研計劃預算從4億元提高到8億元,投入因應氣候變遷各項研究。
臺南市無米樂稻米促進會總幹事張美雪說,農民長久以來都以種稻爲主,改種其他作物,還要擔心病蟲害、天候等考驗,重新學起,除非是好管理、好耕種的農作物,較好入手,但她也說,農民配合度高,前提是必須花時間輔導,除了花錢推廣,還要花心力幫農民改變耕作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