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森林綠化 陸海綿城市防洪
2016年6月2日,行人走在四川遂寧一處透水綠道上。(新華社)
大陸新的工程技術在全世界協助許多國家建設,更多的新嘗試也在大陸國內繼續登場。上海有一小塊地方正在變綠,一條街又一條街。這裡是上海的「海綿城市」試點區,正在嘗試一種新的生態方案,以便在長期面臨海平面上升風險的沿海城市中,以新的方式取代傳統的防洪和排水系統,且能更有效的解決問題。
英國《衛報》日前刊登作者海倫.羅克斯伯格的一篇文章指出,在上海的臨港地區,人行道邊種着一排排樹木,街心花園和公共廣場種滿植物,許多新的建築包圍在公園、溪流和水景之間。主要是大陸水泥森林迅速崛起,導致不可滲透的堅硬路面經常會阻礙水流的自然走向。爲了扭轉這一局面,海綿城市概念重點是要建設綠色基礎設施,例如溼地、屋頂植物和雨水花園。
在此規畫下,寬闊的街道都修建了可滲透水的人行道,讓水流進土壤,並將中央隔離帶規畫成雨水公園,填滿土壤並種上植物。巨大的人工湖則有助於控制水流,不但可以解決沿海地區可能在大雨過後造成的淹水,同時可以將雨水更充分利用在綠色和環保,一舉兩得。
大陸政府希望到2020年時,每個試點城市20%的建成區具備海綿城市功能,至少70%的雨水能被儲存、再利用或被地面吸收。到2030年,每個城市更要有80%的面積能滿足這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