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下一個“極越”?

極越閃崩,用極爲戲劇性的荒誕給汽車行業在2024年年末敲響了一記警鐘。

這個在2024年前十個月月均銷量1,135輛的新品牌,把寒氣快速傳遞到了每家企業每個人。

在智能電動汽車這條越來越擁擠的大賽道上,留給新品牌的空間不多了,留給還沒有規模化上量車企的時間也不多了。

如果我們看中國市場整個乘用車的盤子,按照2024年目前的市場表現,算大數,總的盤子約爲2,750萬輛,其中國內市場的整體規模大致約爲2,250萬輛,出口海外市場的規模近500萬輛,新能源市場的規模大致爲1,234萬輛。

那麼,這個盤子裡有多少玩家呢?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市面在售且在華生產的汽車品牌一共121個,其中中國本土品牌C-OEM 89個,外資品牌I-OEM 31個,主要以合資公司生產形態爲主,獨資的外資品牌僅有特斯拉1個。

以上品牌中,按照2024年1-10月月均銷量來算,以月銷10,000輛爲分水嶺,那麼有35.5%的品牌達到月均銷量過萬;如以月銷5,000輛爲分水嶺,達標的品牌數爲46.3%。

具體來看,月均銷量50,000輛以上的品牌僅有10個,佔比8.2%,其中合資4個,外資獨資品牌1個(特斯拉),中國自主品牌5個,其中比亞迪品牌月均30.9萬,大衆品牌月均15.8萬,奇瑞品牌月均12.7萬。

月均銷量10,000-50,000輛的品牌有33個,佔比27.3%,其中合資8個,自主25個,例如奔馳品牌月均4.9萬,奧迪品牌月均4.8萬,日產品牌月均4.8萬。

月均銷量5,000-10,000輛的品牌有13個,佔比10.7%,其中合資5個,自主8個,例如捷達(參數丨圖片)品牌月均0.88萬,林肯品牌月均0.87萬,哪吒品牌月均0.86萬 。

剩餘的65個品牌的月均銷量都在5000輛以下!

再看下近10年來快速發展的新能源市場的大致情況。

按照2024年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今年總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盤子大致爲1,234萬輛。

而新能源市場近十年來誕生了非常多的新品牌,除了原來的存量品牌之外,包括從無到有殺進來的全新品牌,比如蔚來、理想、零跑、小鵬等,也包括傳統車企轉型推出的新能源品牌,比如極氪、阿維塔、智己、嵐圖、AUDI等,還有跨界進入汽車產業延伸的品牌,比如小米,比如華爲和各大車企聯姻的鴻蒙智行大家族下的問界、智界、享界、尊界等,熱鬧非凡。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的統計,目前中國市場在售且在華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僅生產新能源的品牌)共51個,其中本土品牌C-OEM 44個,外資品牌I-OEM(主要以合資公司生產形態爲主)6個,獨資的外資品牌僅有特斯拉1個。

以上品牌中,按照2024年1-10月月均銷量來算,以月銷10,000輛爲分水嶺,那麼僅有27.5%的品牌達到月均銷量過萬;如果以月銷5,000輛爲分水嶺,達標的品牌數爲37.3%。

頭部效應明顯,品牌集中度更高,自主品牌佔據絕對的市場主導地位。

具體來看,月均銷售50,000輛以上的品牌只有2個,其中 1個自主品牌比亞迪,品牌月均30.9萬;1個外資獨資品牌特斯拉,品牌月均銷量7.4萬。

月均銷售30,000-50,000輛的品牌只有3個,全部爲自主品牌,其中理想品牌月均3.9萬,吉利銀河品牌月均3.5萬,問界品牌月均3.3萬。

月均銷售10,000-30,000輛的品牌有9個,全部爲自主品牌,例如廣汽埃安品牌月均2.5萬,零跑品牌月均2.1萬,極氪品牌月均1.7萬。

月均銷售5,000-10,000輛的品牌有5個,全部爲自主品牌,例如哪吒品牌月均0.86萬,東風嵐圖品牌月均0.61萬,北汽極狐品牌月均0.58萬 。

其他品牌的月均銷量都在5000輛以下!

根據上述的市場規模情況和參與競爭的企業數量及市場表現,可以感受到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的白熱化程度。接下來的2-3年,是產業加速發展、優勝劣汰的關鍵時期。

On the table or on the menu, that is the question.

接下來的競爭是全方位無死角的競爭,企業沒有短板是基本要求。

任何bug,比如缺乏品牌辨識度、產品缺乏特色、不能形成規模、不能持續盈利、不能保障售後服務、組織缺乏效率、信譽崩塌都會成爲壓垮企業的那根稻草。

單家企業“閃崩”是偶然,卻是行業發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