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隱秘的小縣城,藏着千年頂級石刻美學
我第一次知道安嶽石窟,源於一張茗山寺的照片,一尊菩薩造像被風刻畫出了時間的年輪,這種野生又自然的美感,是我之前參觀石窟的所未曾見到過的。
深入安嶽後,我這才知道這座四川資陽市的小縣城,全縣竟然有200餘處歷代石窟,浩浩蕩蕩10萬餘尊造像遍佈鄉村,大多是宏偉的唐代造像和精美的宋代造像,僅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達10處,扮演着上承雲岡石窟與龍門石窟,下啓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
一刀一斧,一鑿一聲,於四川的鄉野人間,我看見了中國古時的石刻藝術之光。
說起石窟造像,人們大多第一印象是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鮮少會想到安嶽石窟。
安嶽,意爲安然于山嶽,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設州置縣。如今提起安嶽,很多人第一反應往往是有名的檸檬之都,卻不知道隱藏在川中丘陵之間,竟然有着繁星點點數萬餘身石窟造像。
安嶽毗盧洞石刻 | ©圖蟲:楊玉誠
爲何安嶽會出現如此之多的石窟呢?我們不妨追溯到唐代。
北方戰亂,中原大地結束了大規模的開鑿造像。柳暗花明之中,唐玄宗、唐僖宗在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之後,進入安穩富裕的蜀地避難,石窟藝術的火種也隨着接踵而至的達官顯貴、文人雅士和工匠藝人傳入了巴蜀。
而安嶽正好處於成渝古道的要衝,這裡的石質是四川常見的紅砂石,易於雕刻,於是石刻造像便在安嶽的山崖上四處開花。
毗盧洞水月觀音石刻像 | ©圖蟲:拍照吧老孫
安嶽的達官貴人們在相對太平的盆地角落,主持營造了大量石窟造像。不同於北方大規模集中的皇家造像,安嶽石窟因地制宜,以一山、一壑、一石爲單元,倚崖取勢,大窟大像雄偉壯觀,小龕小像密如蜂房,全縣69個鄉鎮都有分佈,是中國石窟造像分佈最廣的縣,曾被文化部評爲“中國石刻藝術之鄉”。
安嶽孔雀洞孔雀明王
宋朝覆滅之後,安嶽石窟連同鄰居大足石刻,共同爲摩崖石刻的狂熱時代畫上了一個終止符號,成爲中國石窟藝術最後的綻放。
安嶽華嚴洞石刻像 | ©圖蟲:楊玉誠
再分佈上,石刻以安嶽縣城爲中心,西北部以初盛唐時期的臥佛院、玄妙觀等佛教寺院和摩崖造像爲主,中部以中晚唐到五代的圓覺洞、千佛寨等爲主,東南部主要是兩宋石窟如毗盧洞、華嚴洞、茗山寺、孔雀洞等。
因爲古蹟分佈零散、交通不便等原因,安嶽石窟如今仍是小衆訪古人的心頭愛。
它們有的藏在車水馬龍的公路旁,有的藏在人跡罕見的山林中,可正是這種特別的訪古體驗,會讓你更驚歎於在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山嶽間,竟藏着一個個原生態的唐宋精品,自有一派絕妙的美感!
最近安嶽石窟的“三洞一院”(圓覺洞、毗盧洞、華嚴洞、臥佛院)也面向全國遊客免費開放。距離成都兩個小時,走進川中鄉野,用一個週末換一場一眼千年的美學盛宴。
安嶽木門寺的飛檐斗拱也別有意趣 | ©圖蟲:楊玉誠
圓覺洞,就在安嶽縣城周邊交通便利,可以選擇作爲探尋的第一站。它始建於唐代,盛於五代、宋代,以造有十二圓覺而得名,2006年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安嶽石窟中開發最成熟的景區。
拾級而上石窟所在的雲居山,石刻參觀分爲南巖與北巖,主要看點集中在北巖,以北宋造像爲主,其中最爲壯觀的當屬三個淺龕開鑿出的一佛二菩薩像。
蒙得維的亞街頭的“馬黛茶風景”
三尊大佛依山而立,高約7米,不似過往我拜訪的皇家石窟,有一種氣勢如虹的威嚴感,來到大佛腳下,只見他們慈眉善目帶着微微的笑意,讓人不免感到親切。
居中的是釋迦拈花微笑佛,佛像側立偏頭,右手舉胸前,拇指、食指與中指拈一朵花;居右的爲淨瓶觀音,不同於往常菩薩造像把淨瓶很端莊地放在胸前,而是把瓶子很輕鬆地提在手上,顯得十分悠閒自在;居左爲蓮花手觀音,手持的蓮花據說有近百斤重,上千年懸空也沒有破壞,令人歎服。
圓覺洞蓮花手觀音龕 | ©視覺中國
除了欣賞大像外,別忘了觀察三龕左右兩壁的宋代飛天。推薦你帶上望遠鏡,方便更細緻地觀看她們輕盈曼妙、天衣飛揚的身姿,而且不同於拿着樂器的敦煌飛天,圓覺洞的飛天拖着的是花籃、盆景,自有一番巴蜀大地的生活趣味。
圓覺洞宋代飛天 | ©安嶽文廣旅局
另外,第9窟的圓覺洞也在北巖,開鑿於北宋,洞內前方刻着結痂而坐的三身佛,兩側整齊地排列着文殊、普賢等十二位覺醒圓滿的菩薩。
但可惜的是,過去窟內所有佛像頭部都被損毀,現在看到的造像面部黝黑,頸部有明顯接痕,都是近年用水泥新修復。
圓覺洞十二圓覺菩薩 | ©視覺中國
從安嶽縣城往東南驅車近1小時到了石羊鎮,周邊可有不少讓人難忘的宋代石窟。
離鎮子最近的毗盧洞在塔子山上,始建於五代後蜀,之後歷代都進行過培修、補刻。這裡曾經是五代至北宋年間四川佛教密宗的主要道場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毗盧洞,我便直奔北宋的水月觀音,即使在互聯網上看過很多次,但親眼見到,還是震撼於這種來自千年前的頂級美學。
毗盧洞水月觀音像
正面望着,只見觀音是既嫵媚又寧靜的女神,身長約3米,一腳踏於蓮葉,一腳懸於蓮臺,輕踏花蕊。頭戴雕花鎦金化佛高花冠,身穿短袖薄裟,袒胸裸肘之間是細密的瓔珞,腰間青金石藍的飄帶顏色分明,自然垂落於腳邊。
有趣的是,轉到側面再看,觀音更像是一個瀟灑而坐的男子,低頭沉思俯瞰衆生。
毗盧洞水月觀音側面 | ©圖蟲:楊玉誠
這是一種很難想象是從石頭中綻放的絕世美感,我相信第一眼看到的人,都會被這尊雕像深深感染,不禁再次感嘆宋代工匠出神入化的雕刻技藝。
欣賞完水月觀音後,別忘了看入口處的《柳本尊十煉修行圖》。柳本尊是晚唐五代時期巴蜀地區佛教金剛界瑜伽部密宗創始人,十煉窟主要是通過十種苛苦修行來宣揚教義。看修行圖,可以把它理解爲四川密宗講經說法的連環畫,是巴蜀石窟的特色。
毗盧洞的《柳本尊十煉修行圖》 | ©視覺中國
安嶽隔壁的大足寶頂山石刻其中一龕是南宋版的《柳本尊十煉修行圖》,可以聯繫着一同看,這是柳本尊故去二百多年後,南宋昌州(今重慶大足)人趙智鳳得本尊真傳爲宣揚教義所刻,造像規模會比毗盧洞的更大。
大足寶頂山石刻,南宋版的《柳本尊十煉修行圖》
華嚴洞在箱蓋山上,離毗盧洞不遠驅車十幾分鍾便能到。它規模不大,主要存有開鑿於北宋的華嚴洞和南宋的大般若洞,2006年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細細品味華嚴洞,從整體到細節是一派來自北宋的優雅。正壁坐着“華嚴三聖”,中坐毗盧遮那佛,左右分別是文殊、普賢,兩壁十位菩薩侍座,聽佛說法。雖然經歷千年的歲月看起來有些暗淡,但卻依然可以通過僅存的模樣感受到優美的姿態。
華嚴洞三聖 | ©圖蟲:楊玉誠
從他們的目光裡我讀到了溫柔與慈悲,再觀察他們不同的坐姿到手勢,每一尊都各有性格,例如一位菩薩的“遊戲坐”,一條腿擡起,一條腿垂下,很有鬆馳感。
左右兩壁的菩薩,右圖爲辨音菩薩 | ©文旅安嶽
其中“辨音菩薩”最受關注,菩薩閉目禪定,從寶冠到身軀還披有一層白衣,衣紋圓潤輕柔,像是絲綢質地,可見雕工之細膩。
另外在菩薩頭頂上方,還能看到高浮雕連環畫式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求法圖”的故事,層層疊疊的樓閣與人物,不知工匠花了多少的心血。
壁上的佛像
在整個窟上,還有一個顯眼的紅色“唵”字,聽講解員說是1980年代窟頂發生坍塌,後來用混凝土重建並加固後題的。
窟頂顯眼的紅色“唵”字 | ©圖蟲:楊玉誠
從華嚴洞出來,進入民樂村,沿着盤山路自駕,再步行一段鄉野小路,才終於到了虎頭山的山頂,此時,茗山寺就在眼前了。寺廟始建於唐朝元和年間,興盛於北宋,2006年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步入茗山寺,走在寬度僅幾米的山行步道,旁邊便是懸崖,而絕壁之上一圈都是摩崖石刻。
茗山寺 | ©圖蟲:楊玉誠
步道起點有一間普通的小房子,雖雙門緊閉,但往裡一望,竟是兩尊異常精美的文殊、普賢菩薩立像。他們像是兩位遁入山林的修行者,縱使時間流逝、風吹日曬,也始終禪定,不生不滅、內心歡喜。
從虎頭山頂吹來的陣陣微風,變成了菩薩身上看得到的年輪,真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文殊、普賢菩薩立像
往前走到5號龕,是毗盧遮那佛立像。佛像微微前傾,手結智拳印,面部圓潤清麗,茗山寺的佛像總是那麼溫柔,他慈愛地望着你,四目相對後,一路的疲憊都被治癒了。
毗盧遮那佛立像
再往前走,就到了茗山寺最有名的的一龕,文殊師利窟。文殊菩薩像高5米,左手託經書外伸1.5米、經書和手的重量超千斤,僅以高2.2米的垂地袈裟支撐,千年不墜。
文殊師利窟
更神奇的是,菩薩身後壁上,左右各有5個圓龕,左壁因爲正處於風口,在千年風蝕的雕琢下成了獨一無二的抽象畫,而右壁佛像不在風口,依舊精緻完好。
遠望文殊菩薩,時光交錯,於恍惚中,彷彿他從北宋吹來的風中翩翩走來,時間的夢幻泡影被定格在了這鬼斧神工的一幕,從石頭中綻放,又回到石頭裡去。
左龕被風化的佛像
如此偏僻的山野竟然能看到如此美的藝術,這似乎很不合理,但在寺廟文管員老曾講述的石刻故事中,一切卻又在情理之中。
茗山寺的老廟曾經還有上下殿,聳立山頂,尤顯巍峨壯觀,但在過去一度被拆毀,寺廟粗壯的立柱、房樑及門窗等,都被人們扛下山去建了糧站,沒想到後來糧站失火,這些上好的木料都被燒掉了。
茗山寺正門 | ©圖蟲:楊玉誠
毀廟的時候,茗山寺裡面的佛像都被毀壞,但令人意外的是四外巖壁上的造像卻完好無損。這是因爲當年石窟造像下面是懸崖,過去沒有路,半人高的荒草長滿巖邊,沒人看見,更不敢涉足,這些精美的宋代摩崖造像才保存了下來。
直到1988年,四周村民想重建茗山寺,這才又重新有了寺廟,如今石刻造像穿越千年依然相伴着當地的村民們,這是“安然于山嶽”的不可思議!
茗山寺石刻像的風蝕痕跡 | ©圖蟲:楊玉誠
中、南線的石窟告一段落,最後分享安嶽縣城以北25km的臥佛院,從縣城開車需近1小時才能到。
它始建於盛唐,寺院雖毀,但在長約1公里的臥佛溝、兩側高約20餘米的紅砂崖壁上,我們仍能看到盛唐摩崖造像1613尊,石刻經文15窟,碑刻、題記、經幢、異獸圖像等數十處。
來臥佛院,最值得看的莫過於全國唯一一座左脅臥唐代臥佛。釋迦牟尼似一巨人向左側身橫臥在崖壁上,身長23米,頭長3米,肩寬3.1米,兩手平放,閉目似睡,在他周圍環繞着侍候弟子、護法力士,專注有神的姿態似在聆聽佛陀最後的教誨。
安嶽臥佛院 | ©圖蟲:lmz
唐代的臥佛自然震撼,但更讓我震撼的是我在《巴蜀石窟:藏在鄉野的中華文明》一書中,看到的那些石窟保護背後的故事。
作者袁蓉蓀記錄了2009年10月臥佛院成爲景區前的樣子,這是他秋收之際坐船來到臥佛院看到的景象,他如此描述道:
“臥佛面前的稻田已經收割了一些,大片黃色稻田中,不時冒出揮鐮收割的村民,直起腰、歇口氣,望一眼大佛下面忙碌的人。所有空地上的一張張曬席上,都鋪滿金燦燦的稻穀,香菸繚繞在臥佛院的田野上空,我見有人在大佛前虔誠地敬香禮佛,祝福豐收......”
臥佛正對着的是當地村民的田園,人神共居,相伴千年 | ©視覺中國
石窟由人而鑿,但又不僅僅是束之高閣的仰望,它們也能和人相伴、共生。村民敬重石窟裡的神像們,但他們也可以在石窟前種糧食、曬稻子,和佛陀菩薩們一起共享豐收的喜悅。
而安嶽石窟能留存至今,背後同樣少不了一個個默默無名,爲佛像守了半輩子的鄉村文管員。他們大多是當地村民,與佛像日夜待在一起,吃飯、睡覺、勞碌、衰老。離世後,親近的人會接上他們的“衣鉢”,把石窟繼續守護下去。
臥佛院的文管員吳忠富,是1982年在安嶽縣文管所的動員下成了文管員,最開始只有每月5元的補助,一年後文管所遇到困難,吳忠富覺得沒有錢也要守護,於是他數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中晚在臥佛院例行檢查,確保文物不出一點意外。一直到2006年,安嶽縣文物局終於補發了工資每月300元,前幾年才漲到了1200元。
安嶽臥佛院至今仍保存完好,離不開文管員的辛勤守候 | ©圖蟲:林治坤
安嶽石窟點多分散,盜竊造像是一大隱患。1997年,華嚴洞大般若洞的宋代十八羅漢像就齊刷刷被盜,至今還沒有破案。
這樣的情況下,華嚴洞的文管員唐平昌,在大般若洞的瓦房木樓上安了一張小牀守夜,枕頭下放一把手電筒,牀頭立一根扁擔,樓下的樓梯邊拴着陪他守夜的愛犬,無論春夏秋冬,一守就是二十多年,從來沒有間斷。多年前他終於下定決心去兒子打工的地方看孫子,便安排老伴守夜,兩個人必須留一個。
茗山寺的文管員曾祥餘 | ©資陽文旅
如今,安嶽石窟慢慢走到衆人眼前,文物保護也逐步升級,驚豔於造像美學的同時,這些鄉村文管員的故事更值得被看見。正是他們不被人知的默默守護,纔有了“安然于山嶽”這座城市,在歷經了一千多年的風雨後,依然遍地石刻。
這是安嶽的奇蹟,也是時間的奇蹟,更是屬於人類的奇蹟。
編輯/Tasia
設計/April
文/野生婷婷
圖/野生婷婷、圖蟲、視覺中國
社羣互動
《時尚旅遊》開社羣啦!
速速來抱團兒吧↓
旅先森VX:LLxs0515
(添加時記得備註入羣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