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改6年出現黃金交叉? 滿意度48.5%高於39.5%不滿意

蔡英文總統領銜推行的司法改革總結會議結束6週年,司法院、行政院今聯合舉行「司法改革重點成效記者會」,司法院長許宗力表示,國內機構如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結果顯示,民衆對於司法改革已經由不信任轉爲信任、不滿意轉爲滿意,司改已獲得多數民衆的認同。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才說,司改離民衆滿意目標還有一段很遠的路要走,並承諾未來若他當總統,司法革新要當人民有需要時,法律服務常在。另外,極盡可能打擊黑金槍毒詐,還給臺灣社會一個和諧、安定、公義的社會。

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也補充,國際指標如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世界競爭力年報、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也顯示近年來我國司法公正性、司法效能已有大幅成長,司改已有一定成效。羅稱司改以人爲本,要擴大司法參與,今天是個逗點而不是句點,司改將穩健地進行。

許宗力首先介紹今年上路的國民法官法,所有年滿23歲的國民,都有機會走入法院參與重大刑事案件審判,讓判決的思考角度更多元,更能反映全民對公平正義的期待。實際參與的國民法官均抱持正面肯定的態度,在新制的運作之下,司法與人民的距離正在縮短,法院判決也更能得到全民的理解、信任及支持。

另外最高法院、最高政法院實施「大法庭制度」,讓法律見解爭議可以得到統一答案,除可提升司法的可預測性,也藉由公開辯論的法庭程序,讓司法更加透明。另外憲法訴訟法讓憲法審查得以司法化、法庭化、裁判化,並透過裁判憲法審查,讓人民基本權的保障更加全面;勞動事件法弭平勞資雙方訴訟地位上的不對等,並在先調解後訴訟的原則下,提升勞資紛爭的處理效率,當事人滿意度也達85%。

外界所關心的營業秘密保護,新制將透過管轄法院的規定,讓營業秘密案件的審判更專業,並引進日本專家查證制度等措施,捍衛「護國羣山」。

在被害人保護和訴訟參與部分,則加強保護被害人的隱私、開庭陪同、修復式司法等措施,也明定被害人的程序參與權及陳述意見權,讓被害人能全程參與訴訟過程。

而在訴訟外紛爭解決(ADR)機制部分,除建置查詢平臺便利民衆查詢外,持續精進家事調解效能,2022年相較於5年前的數據,地方法院民事及家事調解成立件數成長1.65倍、高等法院部分則成長3.24倍。

許宗力補充「家事事件法」增訂嚴重病人保護安置事件等規定,不僅是協力建構穩固的社會安全網,也保障身心障礙者合法權益;「少年事件處理法」的曝險少年行政輔導先行機制,將曝險少年去除犯罪標籤,透過行政、司法協力合作,防止少年涉入詐欺集團或組織幫派,讓少年循序迴歸社會。

羅秉成總結稱多項司改決議成效逐漸顯現,政府將持續與社會各界溝通對話,使國人更能參與司法、認同司法、信賴司法。

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右)表示,司改6年,滿意度呈現上升趨勢,依據臺灣民意基金會民調,在去年與今年間甚至出現不滿意度低於滿意度的「黃金交叉」。記者王宏舜/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