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袋堆疊玉山意象 劉芝妤創作再生奪紅點
新民高中學生劉芝妤(中)創作「再生」海報,奪下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她開心與師長合影。(林欣儀攝)
新民高中學生創作「蘊遇」戶外廣告視覺作品及立體書,奪下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得獎學生並與師長合影。(林欣儀攝)
新民高中學生創作「蘊遇」戶外廣告視覺作品及立體書,奪下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林欣儀攝)
有感於民衆亂丟垃圾造成地球極大負擔,新民高中學生劉芝妤,利用一個個塑膠袋圖樣堆疊出玉山意象,創作環保海報,奪下品牌傳達設計海報類紅點獎;同樣就讀新民的李欣璇等5名學生,則以大甲溪的人文生態爲主軸,創作廣告看板與立體書,同樣奪下德國紅點大獎。
以深藍色爲主要背景的海報創作「再生」,下方一座玉山意象則是由一個個臺灣常見的塑膠袋堆疊起來,創作者劉芝妤說,看到許多圖片上的玉山,是臺灣很美的山脈,但人們亂丟廢棄物造成污染,也破壞了玉山的美好。
劉芝妤說,會想到要用塑膠袋呈現垃圾,是因爲家中就有許多賣場帶回來的塑膠袋,每次去買東西就拿回來一個,久而久之竟變成塑膠袋氾濫;反觀國外使用紙袋的方式較爲環保,希望透過海報設計讓大家專注環保議題。此作品原本在全國美展獲得佳作,參加德國紅點獎奪下品牌傳達設計海報類紅點獎,另也入圍芬蘭拉赫第三年獎等國際設計獎。
另一件作品「蘊遇」則是由學生李宜潔、李欣璇、張鳳萍與蔡孟芸、羅昱茹5名學生共同創作,李欣璇說,依開始鎖定溪流的人文生態爲設計主軸,還找尋了淡水河、濁水溪等共5條溪流,後來選定中部的大甲溪,透過廣告看板、立體書等方式,盼讓大家知道大家溪的生態與人文特色。
爲了瞭解大甲溪流域生態,創作學生搜尋了上百張圖片,並以四季、動植物爲區分。指導老師王建翔說,此創作在插畫、設計性等方面都展現學生獨特想法,以繽紛的色彩吸引觀看者目光,並細膩的表達出設計能量,奪下德國紅點視覺傳達設計戶外廣告類紅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