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航行規定多!20年船長揭「關鍵領航員」地位:沒他不能開船

長榮「長賜號」擱淺事件吸引全球關注。擁有近20年資歷船長也向CNN揭露航行經驗。(圖/路透社)

記者吳美依/編譯

長榮貨輪「長賜號」擱淺邁入第7天,嚴重影響經貿交通,但據最新消息船體已幾乎完全浮起。擁有近20年資歷的船長古普塔(Yash Gupta)向CNN透露,貨輪通過蘇伊士運河時,有着許多規定與「眉角」,唯有在專業領航員登船協助後纔可啓程進入,必須與領航船保持相似速度,也不可以隨意「超船」。

古普塔說,無論從北或南進入運河,船長都必須等待至少一名領航員登船引導,纔可啓程,但仍需完全負起安全通行的責任。他解釋,領航員由運河管理局派出,熟悉潮汐水深河道寬度,擁有當地地形與氣候環境的專業知識,在船上透過無線電聯絡協調,「基本上就是船長的助手」。

▲本次救援長賜號的拖船通常在狹窄河道發揮領航作用。(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此外,運河管理局轄下也有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擁有更大型的雷達與導航設備,同時監測整體航行狀況。而拖船通常在較狹窄河段發揮領航功能。

古普塔說,船隻進入運河後,必須與前方護航船以相似速度航行,保持距離,唯有在河面較寬的幾個地點才被允許「超船」,一共必須花費12至16小時才能完全通過,「你不能突然開始加速,否則2艘船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近,最終就會發生碰撞」。

古普塔指出,現在的海上物流需求極高,人們生活中的一切物品幾乎都曾經歷國際船運過程,因此,建造貨輪時就會要求性能,必須儘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加、減速,避免延誤。他說明,一艘貨輪從最高速度到完全停下來大約需要18英里(大約30公里)與14至16分鐘,每艘船艦的掌舵機制都不相同。

蘇伊士運河當局起初表示,長賜號因強風沙塵暴導致的低能見度,偏離正常航向而擱淺;但之後指出,也可能是技術問題或人爲因素釀禍。(圖/路透)

古普塔提到,由於貨櫃通常都堆疊得很高,因此航行時必須特別考量風力強度,「你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堵面對着風的堅固高牆」。他也強調,船隻是在水中航行,因此難以控制風力造成的影響,與在強風中開車的感受完全不同。

CNN指出,新冠疫情爆發以前,蘇伊士運河每天平均高達106艘貨輪或郵輪通行,擱淺事件並未經常發生,反而更讓人意外。古普塔認爲,航海生活「不可預測但非常有趣」,永遠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原本水面平靜,船隻穩如磐石隔天早上醒來就發現暴風雨將要來襲,海浪高達5、6公尺甚至8公尺」。

►更多「大排長榮」系列報導

►《宇宙人外信》中英日韓四聲道時事

聽Podcast掌握國際局勢

任天堂SWITCH 動森遊戲機組+健身環,限時特價只要129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