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進山徒步,你不要命了嗎
山間徒步,是不是有點太火了?!
前有大學生“閃現景區”,一天登一峰,五天爬五嶽,創下4600公里長途拉練紀錄;後有打工人衝鋒衣、工裝褲、登山杖全套備齊,週末彈射進山,汲取“淡班精華”。
徜徉自然當然好,但徒步或許比你想象中危險。打開社會新聞,浙江台州,驢友橫渡峽谷落入激流喪生[1];四川貢嘎山埡口暴雪,徒步者帳篷中遇難[2];“95後”女生武功山遭遇極端天氣,失溫離世[3]。
大實話是,普通人可以嘗試徒步,但千萬得做好調研和準備。草率進山,相當於開啓了玩命的盲盒。
你以爲的“山間走走”,稍有不慎,真的會秒變“極限挑戰”和“荒野求生”。
極端天氣,無從預測
即使在所有戶外探險運動中,山地徒步可能也是最危險的那個。
中國探險協會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戶外探險事故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共發生戶外探險事故425起,涉及人員1350人。其中山地事故216起,涉及人員545人,在總事故中佔比超過一半,涉及人員最多[4]。
中國登山協會的統計同樣佐證了這一點。據《2021年中國大陸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分析報告》,“低海拔登山”和“徒步穿越”連續多年事故高發,2021年全年,93.3%的戶外登山事故,56.92%的死亡人數,都與這兩個項目相關[5]。
事故頻發的原因,正是因爲山地徒步看起來十分“無害”。多少人一雙網面運動鞋、一件外套、一瓶礦泉水、一部手機就進了山?龐大的參與人數加上淡薄的安全意識、欠缺的技能裝備,遇見突發狀況,風險抵禦能力幾乎爲零[6]。
惡劣的天氣、險峻的地形,都是徒步者面臨的嚴峻考驗 / 圖蟲創意
然而,看似“安全”的山間徒步,恰恰是一項充滿突發狀況的運動。縱觀歷年山地事故,引起連鎖事故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通常叫“天氣”。在有關戶外運動的天氣依賴框架模型(WDF)中,天氣對7個主變量、32個自變量不斷產生着影響[7]。可以說,選擇山間徒步就是選擇了與“不確定性”作伴。
一場典型的徒步事故很可能始自一個普通午後。
上一秒風和日麗,下一秒就是雷電、暴雨、冰雹、狂風甚至“雷打雪”[8]。你懊惱出門前沒看天氣預報,其實看了可能也沒用,畢竟局地強對流天氣大約提前43分鐘預警[9]。更何況,山區自成一套複雜的中小尺度天氣系統。對於突發性、局地性、隱蔽性都很強的極端天氣,慢報和漏報時有發生[10]。
在山裡體驗極端天氣,和在城裡很不同。雨霧、低雲使能見度迅速下降[11],黑暗中,“暴雨-洪水-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次生災害鏈可能正悄然成型[12]。
溼滑的山路讓你摔了一跤,好在沒有受傷——但很多人就不像你這麼幸運了。一項基於阿爾卑斯山區的徒步死亡研究指出,導致死亡的原因看起來都很“普通”,比如,在溼滑路面滑倒(36.4%),在鬆散路面滑倒(32.5%)和絆倒(26%)[13]。
夜幕降臨,氣溫下降,你裹緊了防水衝鋒衣,但爲什麼越來越冷了?一項針對市面上50種衝鋒衣料的研究顯示,衝鋒衣洗滌後,極端情況下面料的靜水壓降至洗前的31.94%,透溼率增加至洗前的425.66%[14]。換句話說,面對突發天氣,大多數衝鋒衣的壓膜、塗層都會損壞,甚至完全不頂用。
衝鋒衣能抵禦嚴寒侵襲,讓徒步者在嚴酷的環境中也能保持溫暖與舒適 / 圖蟲創意
更何況,很多衝鋒衣不用被雨淋,防護作用已經堪憂了。某省纖維檢驗局曾隨機抽檢市面上10種衝鋒衣面料,其中50%的Ⅰ級面料、40%的Ⅱ級面料都不符合國家標準[15]。
裝備不給力,體內熱量不足以保持體溫,就會出現“失溫”現象。體溫降至33-35℃,人會劇烈寒戰,語言不清,無法控制肌肉;體溫降至32℃以下,人將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徹底喪失意識[16]。
幸好你準備了雨衣和急救毯,暫時保住了體溫。至於中暑(是的,雨天也會中暑)、高山肺水腫、森林瘴氣……先別去想。手機沒有信號,包裡預備的衛星通訊和導航裝置派上了用場,救援隊接到訊息,終於確定了你的位置。
然而當心——上山容易下山難。由於“急於回家”、“返程體力透支”等各種因素,15:00-21:00是山地事故發生率最高的時段[7]。
好消息,你只是爲週末的徒步之旅在刷推送。壞消息,隨着全球變暖,極端降水事件增多[17],這樣的驚險事故還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山中生物,暗藏兇險
山中生物也是很多人徒步的動力源之一。當了五天替罪的羊、儆猴的雞、拉磨的驢,真的厭倦了人類世界。找找同類,不過分吧?
然而,和山中生物“貼貼”,可能沒你想得那麼溫馨。
過去幾十年間,幾乎所有大型食肉動物襲擊人類的次數都顯著增加。在北美,土狼(31.0%)和美洲獅(25.7%)是大多數襲擊事件的罪魁禍首,其次是棕熊(13.2%)、黑熊(12.2%)和狼(6.7%)。歐洲的棕熊(9.3%)和極地地區的北極熊(1.9%)也呈現出類似的增長趨勢[18]。
研究顯示,食肉動物襲擊次數增加的趨勢,與從事戶外休閒活動的人數增加顯著相關。這其中,“在黃昏、夜晚進行戶外活動”是人類遭受攻擊的主要原因之一[18]。另一項基於動物襲擊死亡的屍檢研究指出,從空間上說,“侵入動物領地”則是導致傷亡的首位因素[19]。
山林深處,土狼等野生動物可能會在此潛伏,須保持高度警惕 / 圖蟲創意
小型動物同樣不容小覷。
這其中,蛇咬是很常見的受傷類型。湖南嶽陽地區183例蛇咬案例分析顯示,“野外玩耍”憑藉20.5%的佔比,僅次於“農活”(49.7%)和“捕蛇”(21.7%)之後,成爲患者被蛇咬傷的第三大主要原因[20]。青島及周邊地區的蛇咬案例呈現出相同趨勢,患者受傷原因中,“小路、草地行走”和“山林遊玩”佔比達41.1%[21]。
不起眼的昆蟲,也可能暗藏兇險。
一項針對馬蜂蟄傷重症患者的研究顯示,傷後肝、腎、血液、凝血、肌肉受損的發生率爲100%,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導致死亡[22]。2003年7月,廣東就曾發生蜈蚣咬傷引發急性心肌梗死的案例[23]。
鳥類可能攜帶並傳播禽流感病毒,徒步時需保持安全距離,減少不必要接觸 / 圖蟲創意
微生物更是讓人防不勝防。
在1415種已知的人類致病微生物中,868種(61%)具有動物源性[24]。憨態可掬的刺蝟可能攜帶新布尼亞病毒,讓你患上死亡率高達20%的血小板減少綜合徵[25];鳥類能夠傳播H5亞型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26];漢坦病毒通過鬆鼠的排泄物感染人類,可能引發嚴重的腎綜合徵出血熱[27]。
阿巴拉契亞山道334名徒步者曾參與調研,24%的人都報告自己遭到蜱蟲叮咬[28]。作爲重要的病媒生物,蜱蟲能傳播約32種原蟲、83種病毒、14種細菌,包括作爲生物恐怖戰劑的“貝納柯克斯體”,進而引發森林腦炎等多種疾病[29]。
即使和各種小動物保持了距離,病原體也能通過動物糞便、屍體等途徑進入土壤,並經由地表徑流和地下水進一步擴散[30]。安葬一隻可憐的麻雀,趟過一條清涼的溪流,不知不覺,你可能已悄然“中招”。
徒步組織,水平參差
想降低山間徒步的風險,最重要的就是學會“風險要素識別”。而很多徒步活動之所以事故頻發,就是因爲參與者、組織者都缺乏分辨風險的能力。
“小白”進山,事故高發。據中國登山協會分析報告,近年來,“個人行爲”和“親友結伴”類的事故數量增長趨勢明顯,2021年,兩類事故共佔據事故總數的84.09%[6]。
經驗豐富的隊員才能爲團隊增添安全保障,能夠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迅速反應 / 圖蟲創意
新聞裡被困山林的“驢友”,很可能只是幾名徒步社團的大學生“特種兵”。一項針對大學生戶外運動的調研顯示,排在事故原因前3名的因素分別是“盲目自信,安全意識薄弱”、“戶外技能不熟,技術動作不規範或錯誤”和“戶外知識匱乏不能勝任活動任務”[31]。
依照國家體育總局規定,在除西藏以外的地區,要登上超過3500米的獨立山峰,必須提前1個月申請,並組成符合要求的團隊:由法人單位發起;隊員2人以上,參加過省級以上登山協會組織的登山知識和技能基礎培訓及體能訓練;配備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登山教練或嚮導;配備符合要求的防寒、通訊、生活、醫療等基本器材裝備[32]。
徒步、穿越、露營等戶外活動常被認爲不在報備範圍內,但實際上,像貢嘎大環線、“長穿畢”、烏孫古道等很多熱門徒步路線,都會經過高於3500米的海拔地區。由於沒有團隊,也沒有提前備案,遇到意外情況,往往不能及時得到救援。
團隊行動時應確保聯繫暢通,及時分享定位 / 圖蟲創意
即使找到組織,也不見得安全。目前,組織類似活動的大多是社會體育組織、民間團體,甚至“微信羣吆喝局”、“互聯網搭子局”,資質和能力參差不齊,應急、監督、風險評估、人員評估等機制都處於建設初期[5]。今年6月初,北京某商業團體發起“新手可報”的初級徒步活動,卻因組織方不專業,演變成一場持續爬山12小時、斷水斷糧6小時的“玩命之旅”[33]。
因此,真要徒步,還是自己做點研究吧。美國國家公園曾給出一套評估徒步難度的公式:爬升高度(英尺)×2×徒步距離(英里),乘積的平方根即爲評級數值[34]。
山中徒步,要做到對自己心裡有數 / [34]
此外,瞭解自己的能力邊界也很重要,一個沒有鍛鍊規律的健康成年人,最大心率約爲196.86-0.74×年齡[35]。如果不顧運動手環上的實時心率,堅持在徒步中“挑戰自我”,可能導致心肌纖維撕裂、心血管硬化,長此以往,甚至會增加房顫和心律失常的風險[36]。
澳洲知名徒步網站曾建議,長途徒步之前,可以提前5-6周開始針對性鍛鍊。比如,通過跑步、游泳等有氧訓練提高心肺功能;通過舉重、俯臥撐等運動增強力量,尤其是腿部力量;通過騎車提高靈活性和穩定性,降低崴腳風險;再比如揹着包訓練,讓身體儘快適應“負重模式”[37]。做不到?那徒步就有點“作死”了。
如果想嘗試“岡仁波齊轉山”等高難度路線,但沒條件通過低氧房、低氧帳篷、低氧面罩等做高原缺氧環境預訓練[38],又戒不掉茶、咖啡這種會抑制血紅素鐵吸收的飲料,就要做好急性高原反應的準備。
不止生理強度,心理韌性也很關鍵。針對專業徒步登山者的調研顯示,這些人具備相同的心理特質,比如能夠一絲不苟地進行準備、持續高效做事、受挫後快速恢復、在挑戰性場景中保持堅韌等等[41]。幾百米的小山坡就哭爹喊孃的脆皮打工人,沒有這樣的素質,也不必非要挑戰自我。
網友總結得好,徒步其實是一項關於放棄的藝術。
參考文獻
[1]央廣網. (2024). 2名失聯驢友已遇難!“死亡V字流”爲何如此兇險?
[2]光明網. (2024). 驢友徒步貢嘎山不幸遇難,或因夜遇風雪滑下埡口.
[3]財新. (2024). 戶外事故高發,登山徒步風險幾何?跟誰去,帶啥去.
[4]中國探險協會發布的. (2024). 2023年度中國戶外探險事故報告.
[5]中國登山協會. (2022). 2021年中國大陸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分析報告.
[6]中國登山協會. (2017). 2016年中國大陸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分析報告.
[7]Brownlee, M. T., Verbos, R. I. (2015). Measuring outdoor recreationists' beliefs in climate change: Testing the Occurrence and Anthropogenic Causation Scale (OC-AN). Journal of outdoor recreation and tourism, 11, 1-12.
[8]王仁喬, 宋清翠. (1990). “雷打雪” 現象發生機制初探. 氣象, 16(3), 45-48.
[9]人民網. (2024). 全力做好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我國將進一步提升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
[10] 周丹,孟明霞 康曉甫.(2018).秦巴山地一次區域性暴雨漏報的預報失誤原因分析.(eds.)第35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 S1災害天氣監測、分析與預報(pp.2435-2441).
[11]廖波, 唐延婧, 宋丹. (2015). 貴州山區短時強降雨對能見度的影響. 貴州氣象, 39(3), 47-50.
[12]唐文堅, 範仲傑, 董林垚, 劉紀根, 張平倉, 李同錄, ... 王林. (2023). 暴雨型山洪災害鏈監測預警研究與展望. 長江科學院院報, 40(7), 73.
[13]Zürcher, S., Jackowski, C., Schön, C. A. (2020). Circumstances and causes of death of hiker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hiking fatalities from 2003–2018.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310, 110252.
[14] 潘行星.(2019).衝鋒衣面料防水透溼指標分析與比較. 質量技術監督研究(01),2-5.
[15]王亞萍,王亞南 謝津.(2022).衝鋒衣功能性指標結果分析. 中國纖檢(06),102-104.
[16]央視新聞. (2021). 失溫是什麼?有多危險?
[17]Trenberth, K. E. (2011).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with climate change. Climate research, 47(1-2), 123-138.
[18]Penteriani, V., Delgado, M. D. M., Pinchera, F., Naves, J., Fernández-Gil, A., Kojola, I., ... López-Bao, J. V. (2016). Human behaviour can trigger large carnivore attack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cientific reports, 6(1), 20552.
[19]Tumram, N. K., Ambade, V. N., Dixit, P. G. (2017). Human fatalities caused by animal attacks: a six-year autopsy study. Medico-Legal Journal, 85(4), 194-199.
[20]王煜, 彭昆, 易峰, 陸海湖. (2009). 湖南嶽陽地區183例蛇咬傷流行病學特點分析. 醫學信息, 22(11), 2464-2466.
[21]王雙德, 張羣, 袁寧, 薛喬升. (2022). 青島以及周邊地區毒蛇咬傷患者流行病學特點分析. 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 17(4), 541-543.
[22]張世田,唐漢慶 林起慶.(2020).24例馬蜂蟄傷重症患者的診治經驗.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03),332-335.
[23]周曉華.(2005).以被蜈蚣咬傷爲主訴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廣東醫學(01),133.
[24]Taylor, L. H., Latham, S. M., Woolhouse, M. E. (2001). Risk factors for human disease emergenc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356(1411), 983-989.
[25]朱長強,吳婷,吳一凡,相芳,艾樂樂,楊曉紅... 譚偉龍. (2024). 刺蝟攜帶人獸共患病原體研究進展. 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
[26]周森.(2017).H5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暴發、傳播與進化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清華大學).
[27]王奧男,黨蘊琦,李博琦,李永久 劉鑄.(2020).饒河地區野生動物攜帶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序列特徵分析.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03),206-210.
[28]Boulware, D. R., Forgey, W. W., Martin II, W. J. (2003). Medical risks of wilderness hiking.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14(4), 288-293.
[29]鄭衛青,柳小青 陳海嬰.(2014).蜱蟲危害及其媒介效能. 中華衛生殺蟲藥械(05),493-496+500.
[30]吳頤杭,劉奇緣,楊書慧 馬瑾.(2020).病毒在土壤中的存活時間與傳播能力及其影響因素. 環境科學研究(07),1611-1617.
[31]劉華榮.(2017).我國高校戶外運動風險管理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北京體育大學).
[32]國家體育總局. (2004). 國內登山管理辦法.
[33]中國探險協會. (2024). 又爆“女團”徒步遇險,戶外事故頻發癥結何在?
[34]National Park. (2023). How to Determine Hiking Difficulty.
[35]張勇, 魏明涓. (2013). 中等強度主觀感覺等級與心率預測最大耗氧量研究. 體育科學, 33(12), 87-93.
[36] 饒志堅,常芸,王世強 馬曉雯.(2016).長期大強度耐力運動對心臟的不利影響. 體育科學(06),46-54+72.
[37]Australian Hiker. (2020). Getting fit for hiking.
[38]黃慶願 蔡明春.(2012).急進高原前缺氧預適應措施研究進展.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誌(06),459-462.
[39]周南.(2015).西藏預防缺鐵性貧血的膳食指導. 西藏醫藥(02),86-87.
[40]馬金強,黃黎明,夏晴 趙玉絨.(2014).口服營養劑對急進高原軍人缺氧保護作用的研究. 西北國防醫學雜誌(03),220-222.
[41]Crust, L., Swann, C., Allen-Collinson, J. (2018). Mentally tough behaviour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perceptions of elite high-altitude mountaineer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Sport, Exercise and Health, 11(3), 3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