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65歲任浙江省委書記,16歲參加革命,一生大公無私,今年99歲
今年是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回望100年的奮鬥路,百年波瀾壯闊的歷程書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舊中國飽受西方列強欺凌,是黨團結帶領人民浴血奮戰28年,推翻了三座大山,才實現了新中國的獨立。
建國後,在一窮二白的歲月裡,又是黨帶領全國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讓一個人口衆多的東方農業大國迅速向現代化國家邁進。
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一批批黨的好乾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爲了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不辭勞苦。
薛駒就是其中的一位革命老前輩。他出身富商大戶家庭,本可以安心享受榮華富貴,但卻主動放棄一切,投筆從戎,爲了黨的革命事業奮鬥終生。
薛駒,原名薛家駒,1922年3月出生於山西運城。
和當時很多因爲貧困參加革命的老前輩不同,薛駒的家庭在運城非常富有,而且地位顯赫,不僅有800畝土地,還開着錢莊和紗廠。
薛駒還有個弟弟叫薛家驥,兄弟兩人從小就過着衣食無憂的富貴生活。
1928年,國民黨南京政府統治全國後,新老軍閥爭霸,戰亂連年不絕,社會大背景黑暗又腐敗,山西人民的生活尤其艱難,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薛駒的童年。
父母對兄弟兩人的教育非常重視,不僅把他們送到運城最好的學校讀書,還希望他們將來能繼承家業經商養家。
但是在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太原在1937年11月淪陷,運城也相繼淪陷,日軍佔領了山西98%的地區,15歲的薛駒再也沒有辦法在家鄉安靜讀書。
他背誦着“國破家何在”的詩句,決定把名字中的“家去掉字,改名薛駒。
1938年初,薛駒來到了上海,一邊在南方中學求學,一邊參加學生救亡運動。
他開始閱讀大量的抗日救亡書籍和報紙雜誌,逐步接受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政策與主張,對共產黨也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對國民黨的憎恨心理與日劇增。
1938年12月,16歲的薛駒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並擔任南方中學中共地下黨支部委員、校學生會主席。
南方中學畢業後,薛駒考上了上海大同大學,擔任中共地下黨上海學委中學區委委員、區委書記,秘密參加黨領導的地下革命活動,在學生間傳播馬克思主義,宣揚我黨的抗日救國主張,積極發展進步青年加入我黨。但是由於黨員身份暴露,薛駒在大同大學肄業。
1941年1月,爆發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新四軍在軍長葉挺帶領下,和國民黨軍血戰七晝夜,終因衆寡懸殊、彈盡糧絕,大部分官兵壯烈犧牲。
很快,中央軍委發佈在蘇中地區組建新四軍的命令,建立蘇中抗日根據地。
1941年4月,薛駒被上海黨組織派到蘇中抗日根據地,負責培訓青年、學生工作,在根據地開展各種抗日宣傳活動。
此後直至抗日戰爭結束,薛駒一直在蘇中地區工作,先後任蘇中四分區軍政幹部學校政治指導員、中共如中分縣縣委書記、蘇中四地委城工部南通特派員等職務,發動當地羣衆廣泛開展抗日救亡、“二五減租”和民兵鬥爭。
抗戰勝利後,和平曙光初現,但是蔣介石公然撕毀“雙十”協定,國共內戰爆發。在解放戰爭中,薛駒先後在蘇中地區、浙江省姚虞縣
、餘姚等地區負責民運工作。
在四明山區,他還領導遊擊隊開展了兩年的敵後遊擊工作。雖然他是大學生幹部,但依然和戰士們一起摸爬滾打,學習游擊戰術,苦練殺敵本領,打仗中衝鋒在前、退卻在後。
建國後,薛駒一直在浙江工作,先後擔任浙江寧波地委秘書長、浙江省委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等職務。
尤其在擔任省委副秘書長期間,薛駒配合毛主席秘書田家英參與了我黨歷史上著名的“和合調查”。
1961年1月,薛駒和田家英等人趕赴浙江嘉興縣魏塘人民公社的和合生產隊
,調查農業生產情況,並向毛主席做了彙報。
當毛主席知道地處魚米之鄉的和合生產隊糧食畝產量只有
291斤,比解放前還低時,非常震驚。
毛主席要求制定《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
》,此後全國農業形勢迅速好轉。
“和合調查”可以說在當時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毛主席多次在重要場合提到此事,告誡全黨要實事求是。
晚年的薛駒曾感慨地說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實事求是這一黨的優良傳統決不能丟。
1966年後,在國家那段特殊的歲月,薛駒被打倒並調離工作崗位。但身處困境的薛駒從沒有放棄信念,他相信烏雲早晚會散開,國家很快會恢復正常秩序。
1972年,薛駒復出工作,先後擔任浙江省委秘書長、省委副書記、省政協副主席。
1983年3月,薛駒擔任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1987年3月,65歲擔任浙江省委書記。
在浙江任省委書記和省長期間,薛駒高度重視“三農”和鄉鎮問題
,尤其是浙江的鄉鎮企業不僅吸收了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還爲村民致富開啓了一條新路。此外,義烏小商品市場能夠從浙江走向全國,薛駒功不可沒。
1988年12月,薛駒卸任浙江省委書記,隨後任浙江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1998年5月離休,今年已經99歲。
回顧薛駒書記的革命歷程,無論在哪個崗位上工作,始終甘於奉獻、實事求是、大公無私,向薛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