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唱了那麼多爆款神曲,卻因爲父母的一句話,自卑得不敢穿粉色?
《乘風2023》(下稱《浪姐4》)的一公舞臺再一次證明了:內娛永遠可以相信姐姐們。
節目一播出就血洗熱搜,不管你想看美豔熟女還是可愛甜妹,不管你想看好姐妹貼貼還是女明星的暗潮洶涌,觀衆想看的它都能提供。
有的姐姐靠美貌出圈,比如朱珠和張嘉倪;
有的姐姐跳舞跳出表情包,比如秋瓷炫:
哪怕是表現欠佳的姐姐都能掀起一波又一波討論,比如徐懷鈺。
不過真正戳中我的、讓我特別想要說點啥的,是在節目裡敞開心扉的龔琳娜。
看到她說從小就不喜歡粉紅色,因爲自己“不是個漂亮女孩”,我在屏幕面前不可抑制地流下眼淚。
爲什麼龔琳娜的話會那麼觸動人?
因爲她講到的,作爲“不漂亮的女孩”在成長和工作的過程中,碰到的那些或有意或無意的“攻擊”,實在是太熟悉了。
熟悉到大部分女孩應該都可以感同身受。
她提到了一個讓我格外難受的小細節。她有個很英俊的弟弟,有時候家裡人就會說:“要是你和弟弟的臉能對換一下就好了。”
聽到她複述這句話,我眼淚刷一下就流出來了。
我相信她的家人說這話是沒有惡意的,而是出於一種刻板而樸素的價值觀,男孩的好看是沒啥用的,倒是女孩更需要“長得好看”。
但站在女孩的角度來看,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是你不夠漂亮,二是這個“漂亮”對女孩來說很重要。
這種話說得越真誠,就越會讓聽者自卑,“沒有惡意”反而會讓人更加痛苦。
這種對外貌的自卑,成了龔琳娜心裡的一根針,也是無數女孩心裡的針。
她曾經用一種強烈的方式去對抗這種自卑,那就是堅定的拒絕。
在慣性思維裡,粉紅色是一個非常女性化的顏色,代表着對女性的傳統審美:柔美、溫和。
而龔琳娜用力地拒絕粉紅色:“我不是粉紅色的女孩,所以我不喜歡粉紅色。我要喜歡紅色,因爲我是紅色的,我很強大!”
但仔細品一品,這種“不喜歡”和“喜歡”裡,又藏着多少敏感和不甘心呢?
就好像是,只要我先拒絕了粉紅色,拒絕了代表着“漂亮姑娘”的那一切,就沒有人能用這個點來攻擊我了。
沒人能用我不在乎的事兒來傷害我。
可問題是,我們真能做到不在乎嗎?
聽龔琳娜的故事時,我想到了一件小事。
初中時我就住校了,宿舍裡有個挺好看的舍友,但她有蠻多會讓人不太舒服的小習慣,我和其他兩個舍友想要跟她聊一聊。
後來我回想,也許是我們找她談事兒的態度不算友好,她變得很有攻擊性,突然就對我說了一句話:“你知道男生爲什麼都不跟你玩嗎?因爲你很醜。”
我記不清後面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肯定是解決了,當時我也肯定沒因爲這句話發作。
但實際上,我到現在都記得當時的那種懵逼感,甚至剛剛打出那句話依然會讓我難受。
理智上我知道是哪個舍友不爽所以也要讓我不爽,但“醜”這個評價對女孩,尤其是一個正在經歷青春期的初中女孩,有着超乎想象的攻擊力。
就算我懂得了所有的道理,依然會因此而感到自卑。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很不願意表現出對外貌有追求。
表面上,那是一種“老孃纔不care那些無聊玩意”的灑脫,但內心深處,我把愛漂亮看作了一種只屬於漂亮女孩的特權,認爲普通如我,不配追求美麗。
而且吧,“女孩追求漂亮”這件事,在我們應該“以學業爲重”的時段裡,本身就帶有羞恥感。
我的經歷或許有點極端,但這種“因爲我不夠漂亮所以不能追求漂亮”的矛盾心情,我想龔琳娜會懂,很多在成長路上被提醒過“你長得很一般”的女孩也會懂。
那是一種進退維谷的困境。
於是我們默默地把自己的自卑,還有對美的好奇與嚮往,都藏起來了,藏在“我不喜歡粉紅色”和“我不在意自己漂不漂亮”的背後。
後來,我是怎麼放下這種糾結心態的呢?
高中出國後,寄宿家庭的姐姐帶我去參加學校的舞會,拉着我去挑漂亮裙子,手把手地教我化妝,興奮地把我推到鏡子前看打扮過後的自己。
不得不說,那個畫面回憶起來真的很像美國青春電影。
在那個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很自由的快樂。不需要爲自己不夠漂亮卻精心打扮而感到抱歉,反正去舞會大家都要打扮的嘛。
這種快樂讓我意識到,曾經我以爲的關於普通女孩不能追求美的條條框框,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金科玉律,我想開了,它也就打破了。
況且人越認識到世界的廣闊,本身就越容易與這些事兒和解。
楊笠之前在節目上就聊到過,她小時候也有嚴重的外貌焦慮,後來想想,就是因爲當時自己的價值取向特別單一,要麼是學習成績,要麼就是長相。她當時成績也不好,就格外在意長相。
等長大了,開始工作了,她有了其他價值感來源,自然就沒那麼糾結外貌了。
要是現在有人跟她說“你長得不好看”,她只會覺得“你這人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我覺得龔琳娜放下外貌焦慮的過程,跟我和楊笠是有點類似的。
一方面,她早就是很牛的歌唱家了,在容貌之外,她已經有非常強大的價值感來源。
另一方面,在《浪姐4》,她每天都化了很精緻的妝之後,發現自己是可以很漂亮的。一公舞臺《花海》,她的服裝就是一條很漂亮的粉紅色公主裙。
她當了一回曾經以爲自己不能成爲的那種“粉紅色的女孩”,真誠地說出了那句:“我想成爲一個美麗的女人。”
有人可能會說,這不就是服美役嗎?
不是的,這件事的關鍵不在於“龔琳娜現在美不美”,而是作爲一個愛美的人,她不再因爲別人的評價,就回避自己對美的追求。
她不需要用拒絕來證明自己不在意了,她已經不再害怕,可以去面對這一切。
覺得粉紅色好看就穿,覺得紅色好看就穿,問題不再是“我是不是粉紅色的女孩”,而是不管怎麼穿怎麼打扮她都可以喜歡這樣的自己。
這纔是真正跳出了其他人給的框架。我們追求的,不就是這樣一種能自主選擇的自由麼?
不被別人的評價給框住,不被刻板的審美給框住,想打扮的人不需要爲此感到羞恥,不想打扮的人也不會因此被認爲“沒禮貌”。
那場粉紅色的《花海》,是龔琳娜的花海,也可以是所有女孩的花海。
龔琳娜那麼自如地、耀眼地站在舞臺上,就好像在說,女孩們,你從來都不需要爲了向別人證明什麼,去拒絕一條“粉紅色的公主裙”。
(圖片來自網絡,《乘風2023》截圖來自芒果TV,《展開說說》截圖來自騰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