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火了,義烏盛產百萬富豪的原因找到了
能想象嗎,號稱能把全世界價格都打下來的義烏已經卷到英語口語了。
要不說錢還得是義烏人賺呢。
前段時間,義烏老闆娘早起學英語的視頻刷爆了全網。商場裡,有的鋪面都還沒開門,已經有一羣老闆娘聚集在空曠處,捧着印有基礎詞彙和句子的紙大聲朗讀。
最簡單的單詞,卻是最實用高頻的貿易口語,白天集體晨讀,晚上關門之後上夜校,學的是精編商務英語,需要的就是隨學隨用。可能早上才學了怎麼報價格,下午跟外商洽談時就能用上。
義烏老闆娘們到底爲啥學英語?學英語的她們,又給世界帶來了什麼改變?
當老闆娘們開始學英語
每天早晨八點四十,有的鋪面還沒開門,但已經有很多人聚集在“外語晨練基地”,跟着老師大聲朗讀,時不時還得給單詞做個標記。
因爲使用場景不同,她們的學習方法也非常“野生”,但結合着一聽,總覺得很管用。
“customer就是客人,就是卡死他們,讓客戶的錢流到我們這裡,不讓客戶帶一分錢回去。”
“筐子他提,那就是數量——quantity。”
即便沒辦法說出一句完整的英文句子,也可以用最短的幾個詞招攬顧客:
“看到外商來了怎麼辦?friend friend!look look!good good!”
再配合上她們手舞足蹈的招攬動作和拒絕不了的笑臉,生意可不就在這“good!good!”裡談成了嘛!
從早上八點四十分到九點二十分,老闆娘們送完孩子上學、臨開門之前,就會來到這裡潛心學習。
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中心副總經理張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他們開設英語訓練營的初衷:希望商戶們共同來營造一個“國際”的商貿城。
他坦言,這樣的英語訓練營已經開設十七年了,根據粗略統計,已經有50萬人次參與過。
每期課程20天,每一天都是和貿易相關的不同主題,主要針對的是貿易環節和客戶的交流,比如接單開單、評估價格等等。一般來說,學了兩期就能和外商交流。
“現在以外貿生意爲主的老闆娘基本上都會講英語,還有不少老闆娘會小語種。”張利說。
在“西語角”,480多名學員裡大部分都是義烏市場的老闆們。
一個老闆娘在自我介紹時可是把小視給震暈了:本身會英語,在浙師大學法語,還在同時學阿拉伯語和俄羅斯語。
她也把自己定位爲全球貿易的一環:“希望通過義烏這個貿易窗口,能夠歡迎世界上更多國家的商人,到我們義烏來一起做地球人的生意。”
接受採訪時,一個義烏老闆娘說:“如果自己不提升下自己,商機很快就要流失掉的。”
所以在語言之外,她們還在學習各類課程,企業管理、產品設計、知識產權等等。
最怕比你有錢的人還比你努力,你永遠想不到,義烏老闆娘們有多卷。
義烏夫妻檔,白手起家
人們如今熟知義烏,大多是因爲“搞錢聖地”。
義烏小商品馳名全球,遠銷海外,義烏製造更是遙遙領先,進化成了世界超市。作爲一座建在市場上的城市,義烏從來不缺造富神話。
賣水可以賣出兩個全國首富,賣吸管也能賣成行業領軍人物。
前幾年大火的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人物部分原型正是來自賣吸管的樓仲平。
1991年,在外漂泊十幾年的樓仲平回到了義烏,開始在小商品市場尋覓出路。
一開始,他在攤位上賣塑料杯、吸管等日用品,後來一個做吸管的老闆想要出售手頭上的機器,樓仲平決定買下機器,開始創業。
不僅如此,他和妻子還租下了兩間民房,開始僱傭工人,像是那個時代的大部分義烏商人一樣,開啓了前店後廠的模式。
圖源:網絡丨樓仲平的早期工廠
而後,樓仲平不滿足於義烏市場,還買下了電腦連通網線,開始在線上尋找客戶。因此,他在國內吸管廠裡率先開闢外貿生意,真正做大做強。
如今,他所帶領的雙童更是佈局國內多個互聯網電商平臺、參與了全球吸管產業幾乎所有標準的起草和制定。雙童成爲了年產一萬多噸、產值達三億元、佔據全球四分之一市場份額的行業領導品牌。
邊角料生意,也能被義烏人發現商機,從小小吸管建立起商業帝國。
而回看義烏人的發家史,也多是這樣旁人看不起的“小生意”。
義烏土地一直是少而貧瘠,爲了增加土壤肥力,他們把宰殺禽畜的羽毛當作肥料撒到田裡,由此發現能夠讓土地變得肥沃。於是,義烏人把梗米或是劣質火燒米配合大麥芽釀成糖油,走街串巷換取雞毛。
這就是“雞毛換糖”的由來,也形成了義烏“敲糖幫”。
圖源:網絡丨義烏早期“敲糖幫”
明清時期,這些貨郎擔更是發揚光大,不僅換糖,也開始換貨物、兼營小百貨。
他們不怕苦累,不怕薄利,勇於四處闖蕩,終於凝結成了義烏獨有的商業文化基因——積少成多,點石成金。
改革開放後,義烏更是發揮了商業精神,一邊挑起貨郎擔繼續走南闖北,一邊在義烏辦起了小商品市場,不斷迭代更新。
另外,義烏多是夫妻檔生意模式,老闆娘在店鋪內銷售開單,招攬顧客,老闆則在後端工廠負責產品開發、供應鏈承接等。
據中國義烏網報道,義烏有65%以上的創業者都是女性,而市場主體中近一半的負責人也都是女性。她們活躍在大小檔口,熟練外語和經商邏輯,網羅起世界各地的商人,支撐着整個義烏商業世界的運轉。
而更多的義烏夫妻檔,還在義烏商貿城中努力拼搏,從不低頭,也從未停止腳步,時刻留意着下一個風口。
從雞毛換糖,到AI帶貨
義烏商販的探索精神似乎是無窮無盡的。
早在2020年疫情期間,她們就學着直播帶貨,在各大社交平臺創立自己的IP、讓產品以更加個性化、定製化的方式賣出去。
而今年五月,#義烏老闆娘登上紐約時代廣場霸屏#的話題登上了熱搜。
面對鏡頭,她們侃侃而談,用不同的語言介紹自己的產品,有的憑藉一個英語視頻就賣空了襪子。
能說出這麼一段流利的外語,不僅有平時的勤學苦練,還少不了AI賦能。
爲了能夠更好地跟全世界做生意,義烏國際商貿城推出了商品貿易領域大語言模型和新升級的Chinagoods AI智創服務平臺。商戶將錄製好的中文視頻上傳平臺,可轉化成30多種語言的版本,輸出時還會根據發音調整嘴型。
如今看到的這些能說出一口流利外語的老闆娘,正是搭上了AI的東風。
除了語言的理解和翻譯讓溝通無障礙之外,AI還能實現一鍵生成商品詳情頁功能、幫助創建文本、圖片製作、生產海報視頻內容以及數字人直播等等。
根據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數據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義烏市場是國內最大的AI創新落地應用場景。
當人們對AI的想象還處於智能化自動化的指令執行時,義烏商家已經開始讓AI落地,真正形成了老闆娘們的新本領。
某種程度上來說,活躍在義烏市場的商販們,也是中國人蔘與經濟全球化的縮影。
最早,他們用腳步丈量生意市場,將商品銷往義烏周邊縣市;而後經歷數次擴建,逐步轉型爲現代化、國際化的商貿城。
當他們開始和外商做生意之後,他們意識到,如果單純地只做生產,利潤會被壓得很薄。於是,他們開始創建自己的品牌、一路轉型升級研發創新,將小生意做成領導品牌。
據義烏海關統計,疫情之前的2019年全年義烏市外貿進出口總值2967.8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2867.9億元;疫情後2023年前三季度,義烏市進出口總值4321.0億元,其中出口3831.3億元。
圖源:澎湃思想市場
義烏商品走向世界,全球客戶也走向了義烏。如今的義烏,被笑稱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縣城,不僅有外國貿易商,還有全球各地的美食及風俗,在此融會貫通。
從走街串巷的雞毛換糖、售賣百貨,到前店後廠自產自銷的售賣模式;從貼牌生產販賣勞動力的單一發展,到自有品牌的轉型升級。如今,更是直播帶貨、AI賦能全面開花。
義烏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讓世界看到敢拼敢闖的中國精神,聽見洪亮積極的中國聲音。
參考文章:
《上百名義烏老闆娘集體學英語,場面太壯觀!網友:“我高考都沒這麼努力”》;中國義烏
《用5萬元撬動4個億,我在義烏“追風口”,財富暴漲8000倍》;電商在線
《義烏老闆娘的新本領》;半月談
《社會學調查|“世界的義烏”: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全球性角色》;澎湃思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