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力挽狂瀾、救回票房,卻至今仍遭爭議……
在八部“哈利·波特”電影中,作爲第四部的《火焰杯》像一道具有轉折意義的分水嶺,從此小巫師的故事從金色夢幻童話開始轉向了黑暗的青少年冒險。
作爲系列裡首部分級爲PG-13的電影,它如同銀幕內外所有巫師的成人禮,爲後幾部奠定了更加成熟的風格基調。
如此重要的《火焰杯》如何拍攝,當年可是萬衆矚目。
“哈利·波特”電影的導演也像霍格沃茨的黑魔法防禦課老師那樣頻繁更替,《火焰杯》的邁克·內威爾已經是第三任導演,他就好比瘋眼漢穆迪,只拍一部,救場還製片人一個人情而已。
儘管阿方索·卡隆執導的《阿茲卡班的囚徒》在藝術上獨具匠心,水平極高,但前三部節節衰退的票房,讓華納不免心生退意,未來需要一位有力的導演來掌舵。
內威爾正合適,他執導的《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是英式喜劇電影的典範,在英語世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他原本也是《魔法石》籌備階段的導演人選之一,只是很早就退出了競爭。
導演 邁克·內威爾(右)
內威爾接手《火焰杯》,首要挑戰便是如何壓縮超過700頁的小說,保留書中精髓的同時,呈現一部節奏緊湊而流暢的電影。
《火焰杯》對原著的刪減和修改,從2005年上映起一直爭論至今。分歧的關鍵在於你是書迷還是影迷。
倘若你先從電影認識哈利·波特,那麼《火焰杯》是一部相當有趣的青春冒險片,過關斬將緊張刺激的三強爭霸賽和哈利的青春煩惱交織在一起,既有動作片效果,又展現了人物的成長與情感。
內威爾所承諾的希區柯克式的驚悚懸疑元素也有模有樣,尤其是結尾的反轉和塞德里克之死,是全系列最令人難忘的時刻。
但書迷不這麼認爲。《火焰杯》上映的時候,第六部小說《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已經面世了,伏地魔歸來和塞德里克的悲劇早已不是什麼重大懸念。
羅琳原作裡七個陰謀組成的一張迷網遠遠勝過電影裡“誰是三強爭霸賽幕後黑手”的簡化主線。至於家養小精靈的暗線和哈利三人組的日常學習生活,雖然與主線關係並不算緊密,但大刀一揮完全刪掉,豐富的魔法世界不免失去了層次感。
導演內威爾成爲衆矢之的。
在當年的製作訪談中,內威爾坦言自己認爲原作太過冗長了,且沒怎麼讀完;他也不喜歡阿方索·卡隆在上一部中營造的悲傷氛圍,更喜歡麥格教授“我們從不用變形咒作懲罰學生”那樣的英式幽默;
甚至可以說,他對童話般的魔法世界也並不怎麼篤信,書中如溫網球場般優雅的魁地奇世界盃營地,在銀幕上成了充斥着足球流氓的英超現場,讓孩童們目瞪口呆的校園魔法場景,讓位給了更加寫實的英校寄宿生活。
比起忠實原著,內威爾更想做的是增強電影的觀賞性。
他大幅提高了三強爭霸賽的難度,每一場比賽都讓哈利在生死邊緣徘徊,再比如,他要求演員採用極端的演繹方式,讓使用增齡劑失敗的韋斯萊雙胞胎扭打在一起,讓瘋眼漢穆迪的黑魔法防禦課變成他的個人表演秀。
爲什麼鄧布利多變成了個瘋老頭?因爲內威爾想讓每一幕都充滿強烈的戲劇張力,演員的每一種情緒、每一個動作都要表現到極致。
唯一讓書迷和影迷達成共識的是特效部分,在這方面,《火焰杯》與同時期的“指環王”系列相比毫不遜色。
哈利與匈牙利樹蜂的追逐戰(幸好刪掉了火燒禁林),是當年影評人與觀衆交口稱讚的亮點,這一段至今仍保留在環球影城的“禁忌之旅”項目中,足見其持久的影響力。
與現在的普遍態度不同的是,當年不少影評人認爲《火焰杯》要遠遠勝過克里斯·哥倫布執導的前兩部,他們期待“哈利·波特”能從此保留作爲影像的獨立性,就像“指環王”系列那樣,成爲一個與小說同樣偉大的電影系列。
但今天看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從未真正擺脫原著的影子,它始終依附於原作的敘事結構與設定,也沒有另起爐竈創作出足夠獨特的視覺語言。
所以我們如今大都以對原著的還原程度爲標準給八部電影打分排序,越還原就說明拍得越好,在很多人看來,大衛·葉茨就做得比邁克·內威爾更好。
無論如何,《火焰杯》在票房上獲得了巨大成功,不僅扭轉了前幾部收益下滑的頹勢,還成爲2005年的票房冠軍。
華納因此吃了定心丸,繼續投資製作了後幾部電影,確保了整個系列的延續性。
從整個系列的口碑來看,除了有情懷分的《死亡聖器(下)》和有藝術加成分的《阿茲卡班的囚徒》,《火焰杯》是最受好評的。
或許在沉默的觀衆們看來,比起還原原著,他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部富有電影質感的“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魔法永恆(上)”專題
“哈利·波特”系列前四部全回顧+巨幅海報
請見《環球銀幕》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