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流產+2次試管驚險生龍鳳胎 醫提醒安胎黃金時間

臺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說,高齡與孕期患有併發症的孕婦將一旦面臨早產風險與相關治療。記者賴昀岫/攝影

臺灣早產率持續居高不下,每10位新生兒中就有1名,今年45歲的孫小姐經歷流產及2次試管後,終於成功圓夢懷上龍鳳胎,但孕期間卻因高位破水持續一週而緊急住院安胎。醫師指出,醫源性早產是最常見的早產類型,通常是孕婦身體出狀況,如高齡、妊娠糖尿病、多胞胎等,治療藥物有2大類,其中「催產素受體拮抗劑」,能精準抑制子宮收縮的專一性較高,避免出現心搏過速、呼吸困難、急性肺水腫等不適感。

活產早產兒分爲自發性、破水及醫源性早產,醫源性早產通常是孕婦身體出狀況,如罹患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高齡、多胞胎等,醫源性早產近年有升高趨勢。三大婦產科相關醫學會今共同發佈「安胎治療建議」,包含藥物接軌國際、留意十大孕婦高風險症狀、爭取至少48小時的時間給予藥物以促進胎兒肺泡成熟等。

112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爲32.44歲,但34歲以上懷孕就算高齡產婦,自110年起,臺灣每年每3位產婦就有1位是高齡產婦,臺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說,國內外研究皆指出,每6位孕婦就有1位罹患妊娠糖尿病;有10%的孕婦在孕期間會合並各種高血壓疾患,懷孕時孕婦心肺壓力本身就大,高齡與孕期患有併發症的孕婦將一旦面臨早產風險與相關治療。

孫小姐在經歷流產及2次試管後,終於成功圓夢懷上龍鳳胎,孕期卻因高位破水持續一週而緊急住院安胎,因爲子宮頸已擴張且有宮縮的狀況,當下就被護理人員要求立即臥牀安胎,就怕寶寶因爲早產而有併發症。

孫小姐說,自己曾從事醫護工作,很幸運能與醫師討論治療方案,並得到醫師完整的解釋與說明,當自己在懷孕期間出現早產徵兆的黃金48小時內,與醫師討論使用安全的安胎藥物,且用藥後沒有任何不適與副作用,不僅確保母體安全也爲2個胎兒爭取更多時間,順利將孕期延後至27周進行剖腹生產,讓寶寶有更充分的時間成長髮育。

詹德富指出,所謂早產是指懷孕週數滿20周,但未滿37周的生產,分爲自發性、破水及醫源性早產,醫源性早產通常是孕婦身體出狀況,如罹患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腎臟疾病或高齡、多胞胎導致,近年醫源性誘發的早產比例有逐年升高趨勢,一旦孕期出現早產徵兆或早發性子宮收縮就要就醫,謹慎進行安胎照護與治療,以延長懷孕週數,爲胎兒爭取更多時間待在媽媽子宮內發育成熟,提升存活率,降低嚴重併發症、死亡率與早產後遺症的發生。

治療方面,目前核可用於預防與延遲早產或安胎的治療藥物有2類,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一種是乙型受體促效劑(β-agonists),因爲成份是類似瘦肉精的交感神經興奮劑,可抑制子宮的收縮及強度,但是同時也作用於支氣管與血管,導致副作用發生率高,臨牀研究指出,孕婦使用乙型受體促效劑(β-agonists)後約有75.5%出現心搏過速、約15.6%會出現心悸,以及胸悶、胸痛、頭暈、全身無力、呼吸困難等不適感,也有機會發生致命的急性肺水腫。

黃建霈說,如果是高齡、孕前肥胖、甲狀腺異常及妊娠相關疾病等高危險族羣,使用乙型受體促效劑恐弊大於利,且該類藥物早在2013年被歐盟禁用、英國等歐洲各國也不建議使用,美國則因副作用發生率過高而建議減少使用該藥物;不過,近年納入健保給付的另一款安胎藥物「催產素受體拮抗劑」,僅針對催產素受體作用,精準抑制子宮收縮的專一性較高,臨牀研究顯示其心血管作用發生率僅約8.3%。

晚婚晚育、生育率低的情形下,胎兒存活更顯珍貴,臺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蕭勝文提醒,高齡、多胞胎、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肺功能異常或氣喘、腎功能異常、電解質失調、孕前肥胖BMI≥30和自體免疫疾病等,屬於孕婦十大高風險,高齡且有這些併發症的孕婦,安胎治療需留意副作用風險。

孫小姐(右)在經歷流產及2次試管後,終於成功圓夢懷上龍鳳胎,期間卻因高位破水持續一週而緊急住院安胎,還好後來平安生下寶寶,今與醫師蕭勝文(左)開心合照。記者賴昀岫/攝影

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近年納入健保給付的另一款安胎藥物「催產素受體拮抗劑」,僅針對催產素受體作用,精準抑制子宮收縮的專一性較高。記者賴昀岫/攝影

臺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蕭勝文提醒,高齡、多胞胎、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屬於孕婦十大高風險,高齡且有這些併發症的孕婦,安胎治療需留意副作用風險。記者賴昀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