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正式從啓明離職了

投中網2月17日獲悉,啓明創投宣佈,長期擔任主管合夥人的樑頴宇正式離職。官方聲明裡未提及樑頴宇接下來的去處。結合樑頴宇的表示,儘管她提及自己開啓新的篇章,但短期內“計劃花一些時間充電”。

2024年11月,投中網曾最早披露了樑頴宇即將離職的消息,並介紹了啓明創投正在準備一項“管理團隊傳承規劃”(詳見《獨家|樑頴宇準備“交班”,啓明“合夥人傳承計劃”流出》)。如今時間已過去三個月,可見樑頴宇已經做好了開啓職業新生涯的準備,啓明創投也做好了交接的工作。據瞭解,作爲該計劃的一部分,啓明創投主管合夥人胡旭波和合夥人陳侃將共同領導啓明創投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加上去年5月晉升主管合夥人的周志峰,啓明創投的管理團隊呈現出年輕化的新局面。

對於樑頴宇的離職,啓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鄺子平表示:“我們衷心感謝樑頴宇的諸多貢獻,並祝願她未來一切順利。”

變化之外,再看看啓明創投對未來的看法。2月初,啓明創投官方微信公衆號轉發了鄺子平的署名文章,題爲《創新經濟中,如何讓創投站好“領投”的位置》。鄺子平提出,要“重溫和刷新理解創投的一些基本法則”,他主要提出了三點,其中第二點是,“創投必須敢於投資創新,纔有可能獲得高回報;失去投資企業帶來的巨大回報的機會,纔是創投最大的風險。”

這句話其實是直接指向了當下創投行業的一個趨勢,如果太過追求確定性,以至於失去了VC對創新支持的本質作用,也就失去了作爲一家投資機構穿越週期的能力。再往前,鄺子平還對回購等焦點話題發表過看法。不迴避核心問題的投資人,鄺子平是一個。

堅定地投纔是道,投什麼、怎麼投是術。啓明創投的兩大方向,即科技及消費、醫療健康一直沒變,但未來可能會圍繞着科技、具體是AI來展開。鄺子平強調,在過去兩年,啓明創投在科技領域更多關注人工智能,他回顧說,“在第一波以深度學習爲代表的AI浪潮裡,啓明創投投了不少企業,不少企業也健康地成長和退出了”。

在移動互聯網年代,新興企業很難用巨無霸企業熟悉的方式去撼動他們,唯一的機會就是根本性的技術範式的變化。鄺子平相信,大模型驅動的人工智能,作爲一個技術範式,不一定完全顛覆巨無霸企業,但能夠蠶食其某些方面,“那就誕生了新的機會。”

這個判斷隨着春節前後DeepSeek的爆火得到了驗證,並且很可能遠超他的預期,包括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中國頂尖互聯網公司,紛紛宣佈接入DeepSeek。另外,啓明創投佈局以大模型爲代表的人工智能公司也相對較早,鄺子平認爲AI是未來非常重要的一個投資領域,2025年也會繼續投資。

啓明創投也非常看好中國企業“走出去”。鄺子平分析,過去10年左右,通過中國創新企業整個羣體——從創始人、企業家到設計師、工程師等的努力,中國的科技產品在世界範圍的接受度已經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因此,中國優秀科技產品走向世界,中國公司變成一流的世界公司、跨國企業的時間點已經到來。“非常期待能夠投資到一些能夠站在國際舞臺上、成爲世界範圍內某個品類裡面的No. 1的企業。”

在“術”的範疇,也不得不提到啓明創投最近的一次大動作。1月6日,天邁科技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擬將旗下1776萬股,協議轉讓給蘇州啓瀚擬設立的併購基金“啓明基金”,佔公司總股本的26.1%,啓明基金也由此將成爲公司控股股東。轉讓完成後,鄺子平將成爲天邁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VC機構入主一家A股上市公司,這個動作引發了衆多關注,其發出的信號被很多人忽略了:一是VC的PE化,投到創新型初創企業的股權是VC的立身之本,但也不是限制住VC的桎梏;二是,即使經歷過“9.23”以來的大漲,二級市場一些公司的價值仍有待發掘,更別說後續延展出的諸多可能性。

最後附上啓明創投的官宣內容:

啓明創投宣佈主管合夥人樑頴宇離職

中國領先的創業投資機構啓明創投今日宣佈,長期擔任主管合夥人的樑頴宇已正式離職。

啓明創投和樑頴宇於2024年11月啓動了一項“管理團隊傳承規劃”,以確保順利交接。作爲該計劃的一部分,樑頴宇離任後,啓明創投主管合夥人胡旭波和合夥人陳侃將共同領導啓明創投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

樑頴宇表示:“在啓明創投工作了19年後,我決定開啓新的篇章。能夠與如此才華橫溢的同事和有遠見的企業家們共事,我感到非常榮幸。我爲我們一起取得的所有成就感到自豪,並對一路上的經歷與友誼深表感謝。我計劃花一些時間充電,但我對支持創新、支持企業家和科學家的熱情一如既往。”

啓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鄺子平表示:“我們衷心感謝樑頴宇的諸多貢獻,並祝願她未來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