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雙年展 反思疫後小世界

北美館第13屆臺北雙年展以「小世界」爲題,將於11月18日至明年3月24日展出。圖爲許村旭《當我們同在一起》系列作品,許村旭在1988年報禁開放當天加入《中國時報》,20多年的攝影記者生涯,記錄了臺灣社會的變動及民主進程。(鄧博仁攝)

在疫情改變了生活規則後,人們如何從生活中的幽微角落和私人情感出發,重看周遭的一切?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主辦的第13屆臺北雙年展,以「小世界」爲題,彙集58位臺灣及國際藝術家,透過個人生命經驗與美感,將北美館轉化爲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由臺灣獨立策展人周安曼、貝魯特當代藝術中心總監及策展人莉姆.夏迪德和紐約《e-flux》編輯穆柏安以協作方式共同策展。周安曼指出:「小世界可以是花園也可以是碉堡」藝術家在疫後以作品與全球觀衆連結,也思考人類和世界的關係。

「小世界」的策展發想源於印度北部的賈郎達爾小鎮,卻因爲疫情封城、工業停擺而意外地在數十年來首次得以清楚看見鄰近的喜馬拉雅山,這也反應了人們的體悟:一個日益縮小的世界,讓近在身邊的事物也顯得陌生。

三位策展人指出,除了世界和個人正在發生變化,我們依附生存的機器也正影響人們對事物的感受,以及人和人的關係,如音樂家雖是創作來源,但今日錄音製作卻強勢主宰音樂世界。本屆作品涵蓋生命經驗、生態學、文化、經濟和政治層面,匯聚120多件作品,展出包括19件全新創作和委託製作,並特別打造了「Music Room」着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表示,臺北雙年展自1998年首次舉辦,作爲臺灣第一個國際性大型雙年展一直以來呼應當代性,可說是小而美且精準的中小型展,在疫後局勢陷入更不確定性的此刻,本屆作品也迴應了當代世界。今年逢北美館成立40週年,藉由本屆多元開放的作品及公衆計劃,也希望增進與觀衆的交流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