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公衛再籲「入境全篩檢」...列2策略! 點出居檢14天「未來風險」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今(6)日舉辦第22周抗Covid-19說明會,副院長陳秀熙表示,新冠病毒與SARS的最大差異,在於新冠肺炎有較多的症狀前期個案,以現行入境居家檢疫14天政策來看,若恢復到疫情爆發前每月3萬5000人入境,可能會有2位症狀前期個案與18位無症狀個案成爲漏網之魚,建議可以採入境檢測一次或兩次模式,將風險個案進到社區風險減到最低。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爆發7月餘,截至7月4日,已有1155萬人確診、53萬人死亡,但恢復率已提升至近6成,因此各國也陸續擬定政策,未開放邊境鋪路。
臺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歐盟開放邊境是採不檢測、不要求檢測與不隔離檢疫,並從54個低風險國家或地區中,依照流行病學、疫情控制與經濟社會3大面向,選出15個開放國家,其中只有荷蘭全盤接受,其次爲西班牙13國,德國接受11個歐盟國,另針對日本、南韓、泰國等進行有條件開放;捷克最少,只開放8國。
▲陳秀熙表示,依照入境個案居家檢疫症狀前發生率至症狀時間推估,每10萬名境外移入個案中,會有61人變成症狀前期個案。(圖/翻攝臺大公衛直播)
詹長權表示,臺灣要成爲下一個歐盟開放國,需要平等互惠條件。雖然全人口零確診等同於全人口零風險,但在全球大流行期間,這項前提不成立,而被動採檢因只能篩出有症狀者,頂多能做到逼近零確診,唯有主動採檢,才能一次揪出無症狀與症狀前期者,將感染風險降爲零。
詹長權提到,防疫措施是風險控管,圍堵政策雖然可拉平醫療曲線,但會使經濟衰退曲線更嚴峻,如果想在防疫與經復甦間取得平衡,就必須做些許調整,建議政府可讓入境旅客在檢測或14天隔離二擇一,選擇檢測者,可在機場港口進行第一次PCR檢疫,5天后再做第二次,陽性住院、陰性解除檢疫,但須進行定時、定點活動,且接受電子追蹤。
陳秀熙表示,臺灣從2月至5月,共有35萬人入境,依照入境個案居家檢疫症狀前發生率至症狀時間推估,每10萬名境外移入個案中,會有61人變成症狀前期個案,其中18人會變成無症狀個案。假設邊境完全開放後,每月會有3萬5000人入境,以同樣模式推算,其中會產生139名有症狀個案、72名症狀前期個案與18名無症狀個案。
▲居家檢疫5天后,有74%症狀前個案會發病。(圖/翻攝臺大公衛直播)
陳秀熙提到,如果以政府目前策略,採取入境有症狀採檢,雖然總檢驗量低,但須使用到大量檢疫旅館,且在居家檢疫14天后,仍可能遺漏2名症狀前期個案與18名無症狀個案,雖然不至於造成社區風險,但因個案無法列入統計,也爲公衛上漏洞。
臺大公衛列出2項策略建議,一爲入境先檢測一次,居家5天后再測第二次;另一項則爲入境檢測完後,再進行5天居家隔離。
陳秀熙表示,檢測兩次的策略雖然耗費較多檢疫量,但若以檢測敏感度80%計算,也僅會遺漏1名症狀前期個案與1位無症狀個案,若檢測敏感度超過9成,則可全數揪出。
檢測一次策略,則是入境先篩檢後,在進行5天居家檢疫,此時會有74%症狀前個案會發病。陳秀熙提到,此方法雖然可同時減少檢疫旅館與檢驗試劑消耗,但就算以95%的檢測敏感度計算,仍可能會遺漏1名症狀前期個案與1名無症狀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