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夜完成的大腦捐贈 成全遺愛人間的另一種無私奉獻
2023年臺灣腦庫成立後,捐贈大腦爲腦疾病防治提供貢獻,成全另一種無私的大愛可能。本報資料照片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個先來」,這句話提醒許多人珍惜當下,而在無常來臨前,有些人已準備好用另一種方式活着,除了器官捐贈遺愛人間外,也有些人是捐出大體,成爲教育醫學生的「無語良師」,2023年臺灣腦庫成立後,捐贈大腦爲腦疾病防治提供貢獻,成全另一種無私的大愛可能,近期就在臺風夜完成一件腦捐,未來研究過後的腦組織則會永久保存。
隨着民衆對身後事的觀念轉變,近年來,除了器官捐贈、大體捐贈外,還有臺灣腦庫的腦組織捐贈,慈濟大學解剖學科主任曾國藩說,實務上針對全部簽署的民衆,會先以器官捐贈爲優先,「畢竟是救活人」,如果久病也不太適合器捐及大體捐贈,因器官狀態較差,且久臥恐致水腫、褥瘡,難進行防腐處理。
以慈大來說,是365天、每天24小時待命,只要有捐贈者進來,任何時間都要立刻處理,捐贈模擬手術的大體需要8小時內送到學校,由慈濟醫學各科主治醫師共同指導大五醫學生,在踏入醫院實習前,能學習氣管造口、中央靜脈導管、胸腔內管、子宮切除等技術;捐贈大體解剖學24小時內送到,大三學生在實習課程前舉行「啓用感恩典禮」,並於下學期舉行「入殮送靈安奉追思典禮」。
在課程結束後,一部分的骨灰會用琉璃骨灰罈,寫上亡者的姓名、出生與死亡日期,安置在校內,曾國藩說,這裡不會上鎖,只要校園有開放,就能進來,但臺灣位處地震帶,加上安放空間其實相對有限,且過了兩三代以後,或許就不會再有親人前來,可規畫開放式紀念設施,並刻上無語良師的姓名,甚至可以變成景點地標,讓更多人知道,「往生之後的身體就是迴歸自然,在那之前奉獻給醫學教育」。
除了民衆熟知的器官與大體捐贈外,捐腦成爲另一種選擇,但曾國藩說,腦捐剛上路,尚未廣爲人知,且通常民衆若想捐,就會捐出全身,等同腦捐勸募更爲困難。
臺灣腦庫協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鬆蒼表示,除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病人可捐腦,還會需要腦部的認知、記憶等功能與結構相對健全的「正常對照組」,成全過去因疾病無法捐贈大體而抱憾的患者,另一種遺愛人間的方式。
謝鬆蒼解釋,癌症或者慢性病患,器官可能已受損或已動過手術,或發生急性腦出血、外傷等腦死的病人,就不適合器官捐贈或大體捐贈,但如果腦部未受影響,患者本身又有意願捐贈大愛,腦庫就會是一個選項,不過還是尊重病人和家屬的意願,畢竟這些都是對社會有貢獻的好事,且三種管道的工作小組,也會互相聯繫,替捐贈者的大愛尋找最佳解方。
近期臺灣腦庫就收到這樣一件捐贈,謝鬆蒼說,患者是北部50多歲的男性癌症病人,在安寧治療期間,由社工師轉介相關資源,後來在臺風夜的晚上8點多接到家屬通知,團隊在晚上9點多抵達醫院,「這個其實是跟時間賽跑的」,因爲人體組織在心跳停止後,就會開始降解腐敗。
取出後的腦與相關組織會立刻處理,一部分以冷凍保存,一部分以福馬林固定。謝鬆蒼指出,有些患者生前就確診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到腦庫會由病理醫師進行詳盡的病理診斷,組織連同生前病歷,將會被彙整成爲完整檔案,供研究人員申請使用;第二階段則開放其他研究申請,通過委員會審查後提供組織,研究過後的腦組織則會永久保存,「這些等於是病友對我們的信任,就是像我們的寶貝一樣」。
臺灣腦庫2023年底成立,今年4月首例病友捐腦入庫,臺灣腦庫協會理事長謝鬆蒼(右)至臺中慈濟醫院與病友及家屬溝通,完成捐腦同意書簽署。圖/臺灣腦庫提供
除了器官捐贈遺愛人間外,也有些人捐出大體,成爲培育醫學生的「無語良師」。記者賴昀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