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處低檔別慌 Q2迎拉貨潮

投信表示,關稅暫緩90天,廠商第2季將有拉貨潮,臺股本益比處低檔區,對積極型投資人來說,是中長線佈局好時機。(本報資料照片)

川普關稅政策髮夾彎,全球股市震盪,野村投信表示,臺股本益比回落至約13.6倍的低檔區,已大致反應關稅戰的利空,雖然當前10%關稅可能造成臺灣GDP成長下降1個百分點,全年GDP成長超過3%具挑戰,但第2季受惠廠商迎接提前拉貨潮,訂單優於預期,投資人可暫緩先前恐慌情緒,各國與美關稅談判持續進行,問題未明朗前,投資仍應採取保守審慎態度,現在也是重新審視投資組合、AI等重點產業評價重新定錨以及重新尋求低接的好機會。

羣益投信觀察,美關稅政策公佈前夕,穩健保守的投資人態度轉趨觀望,甚至事先贖回投資標的,我國3月份基金規模整體出現明顯減少跡象;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資料3月底投信各類型基金規模出爐,整體規模較2月減少1194.46億元、來到9.73兆元;進一步觀察各分類基金規模增減,3月臺股基金減少607.8億最多,多重資產則逆勢增加83.83億元,爲各類型基金規模增加之冠。

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經理人遊景德分析表示,臺股歷經關稅戰大幅震盪,投資人不用過度悲觀,全球經濟應不至於出現大蕭條,一方面是關稅措施最終目標以美國利益爲最大考量,GDP影響不需過度悲觀,川普仍須在明年美國期中選舉前營造景氣復甦的景象,爲共和黨勝選創造利多。

遊景德觀察,近期運用ChatGPT吉卜力風格製作照片圖檔風潮,AI應用已真切融入日常工作與生活型態,長期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目前美國利率在相對高檔,聯準會仍有很大的降息空間可以刺激經濟,屆時將有助於提振投資信心,因此,建議保持耐心,除了留意關稅政策的進展,剛展開的美股財報季也值得關注。

遊景德認爲,關稅當前有90天緩衝期,很多廠商已表態,提前拉貨效益優於預期,但在關稅談判尚未明朗前,投資應採取保守審慎態度,但對於多數在回檔中受挫的投資人而言,短線上應避免在市場極度恐慌期間急於殺出。

羣益投信表示,經過4月初市場大動盪後,現在反而是可以逢低分批佈局的時機點,其中穩健型投資人可留意優質多重資產基金的投資契機,積極型投資人則不要錯過臺股基金ETF的中長線佈局好時機。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認爲,這次股災是人爲核心所主導的風險,這種風險最難預測,投資建議先避開重災區,待短暫風雨過後,仍能發現市場有更多投資機會與價值,屆時投資人可增持高評級債券,並伺機加碼股票。

張雍川認爲,AI仍然是未來主軸,透過生產力提升來抑制通膨表現,如今AI從資料中心逐步推向應用端,臺股焦點將不再只有一個臺積電,相關應用爆發將帶領終端設備翻新,企業市值再成長,也帶動金融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