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也有興趣!林業署ESG碳匯平臺最快9月上線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14)日正式掛牌,同時公佈未來半年內數項重要新政策與成果,其中爲提升森林與自然碳匯,將推出「企業參與森林及自然碳匯ESG專案媒合平臺」,預計9月會和企業界展開第4次座談會,若雙方達成共識,該平臺預計最快9月底可上線。(本報系資料照)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14)日正式掛牌,同時公佈未來半年內數項重要新政策與成果,其中爲提升森林與自然碳匯,將推出「企業參與森林及自然碳匯ESG專案媒合平臺」,預計9月會和企業界展開第4次座談會,若雙方達成共識,該平臺預計最快9月底可上線。

林業署於今日掛牌典禮上,公佈未來半年內林業署將的數項重要新政策與成果,例如擘劃下一個10年林業及自然保育大計的政策白皮書;以及推動國有林事業區全區的FSC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國際森林認證,開展森林經營新典範;另爲提升森林與自然碳匯,將推出「企業參與森林及自然碳匯ESG專案媒合平臺」,謀求企業、林農與減碳三贏。

林業署長林華慶表示,碳權的抵換部分在環境部有專法,林業署主要是森林碳匯及自然碳匯等,以森林碳匯爲例,企業從樹苗種起至少要投入20年的時間,纔可以來推估碳的蓄積量,並在之後向環境部申請碳權。

林華慶說明,「企業參與森林及自然碳匯ESG專案媒合平臺」將分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主要會讓企業於國有地進行外來種銀合歡的移除工程,不過國有林還有銀合歡的面積已經移除到只剩幾10公頃,也都已陸續造林;第二階段將納入公有地及私人土地,並開發其他專案項目。

林華慶坦言,目前碳匯上的方法學只有新植造林,不過今年還會有竹林營管的方法學會送到環境部,例如每4年一次的伐材等讓企業取得標的。而既有人工林的經營則透過定期的輔育和疏伐等來增加二氧化碳的蓄積量,今年也會提供相關方法學,給企業和有興趣的民間團體來選擇。

林華慶強調,自然碳匯ESG專案媒合平臺的目的是要避免碳權被部分企業所壟斷,當許多企業選擇同一個專案時,會透過評選機制來儘可能做到公平;當然希望企業能提出保育專案,讓企業上下能真正參與,而不只是單純出錢。

林華慶說,對自然碳匯ESG專案媒合平臺有投入的企業包含臺積電,但臺積電並沒有全部着重在森林碳匯,臺積電對生物多樣性的ESG專案其實非常有興趣,可見企業的需求是很多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