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董事會 牽動半導體佈局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發動關稅戰,揚言對臺灣晶片課徵100%關稅。(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發動關稅戰,揚言對臺灣晶片課徵100%關稅,讓臺積電將在鳳凰城舉行的董事會蒙上陰影,市場預期,臺積電可能加大在美國的佈局,不過專家認爲臺積電技術入股英特爾對股東,是較佳選擇。
臺積電將於臺灣時間12日舉行董事會,也是37年來首次在海外舉行的董事會,市場預期董事會中將討論去年第4季的配息,季度資本支出的預算、地震的損失認列、重大投資以及人事異動,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因應地緣政治對於臺積電的衝擊。
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分析,臺積電在美國舉行董事會的原因是自己要去,還是被美國要求去,如果是被要求過去,是不是有重大訊息即將公佈。
陸行之表示,近期與產業朋友聊的幾個關鍵詞,目前還無法證實,臺積電宣佈擴大美國投資,技術入股變成無償或者小償技術轉移,也可能會是投資阿斗(英特爾)幾百億美元,來換取短時間的不死金牌。
陸行之認爲,技術入股英特爾對於臺積電的股東來說是最好的,不過在川普政府的壓力下,臺積電有任何談判籌碼嗎?現在只能害怕地等結果。
資深產業顧問陳子昂指出,董事會將討論今年預估的毛利率、營收,應該不會像川普說的美方要對臺半導體課徵100%關稅,但臺積電也會評估加上關稅後赴美及在臺投資的成本落差,並設定到川普2028年卸任的影響效益,如果獲利大,就不排除在美國擴大布局。陳子昂說,川普之所以盯上臺積電,主因三星、英特爾的先進製程不如臺積電,且2025至2027年成熟製程將供過於求,因此只在乎先進製程在美國的投資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