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赴美 外資圈看法兩極

在美國政府期盼下,臺積電宣佈有意在亞利桑那州設置5奈米廠,投資金額120億美元,預計2021年動工,於2024年開始量產。此時宣佈,正值美國新增失業人口飆高、華爲禁令再延長一年、中美藩籬加深之際,外資圈多認爲,這是臺積電與美國政府間的妥協之舉。

楊應超認爲,這對臺積電是「好事」,對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服務,且更貼近客戶需求。他先前多次談及,臺積電遲早要去美國蓋廠,原因是中美大打關稅戰,將導致運輸及稅賦提高,增加成本,且最關鍵的因素是「一球兩制」,也就是一個地球兩個制度,全球將因中美關係的改變,區分爲「中國式跟非中國式」兩大制度。

而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更加速了「一球兩制」的形成,楊應超認爲,一旦全球形成雙軌制,包括技術、標準、生產基地都要兩套,將會衍生新的商機,且疫情加速產業轉型,包括物聯網、AI、5G、無人駕駛等都會有更快的發展。因此,臺積電到美國設廠,是順應趨勢使然。

陸行之則持相反看法,他在臉書上連兩發文,先是提出三大示警,最新發文則稱還好臺積電美國廠是個樣板廠,每年投資13億美元,佔臺積電資本開支連10%都不到,且屆時臺積電可能已在臺灣量產2奈米,把臺灣的部分5奈米舊設備,搬去美國就好,資本開支會更低。

臺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指出,以臺積電2020年預計資本支出150~160億美元的產能規模而言,美國廠的產能規模並不大,但可凸顯臺積電的策略高度,有助國際投資人認同臺灣科技業價值,維持臺積電買進評等,目標價335元。

儘管赴美設廠對獲利面不利,但因規劃產能不高,對臺積電成本影響,應不致太大,也有機會爲持續供貨華爲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