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商機大 瞄準兩族羣
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射的火星探測車毅力號,在2021年2月成功登陸火星,實現人類首次在火星上進行無人直升機的飛行測試,緊接着5月,大陸的探測車「祝融號」也成功登陸火星,執行地質勘測任務。
中美兩強的國力競爭,也已從地球打到外太空,歐洲、日本、印度當然也不落人後,積極加入太空科技,開啓探索宇宙的競賽。
另一方面,全球兩大首富不惜耗費巨資,從地面的AI技術、電動車的較量,直接升空對決低軌道衛星及太空旅行的商業化。亞馬遜辦人貝佐斯旗下藍源公司的太空船,去年7月是第一家完成飛越國際航空聯合會定義爲「太空」高度的旅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的SpaceX去年9月直接載着四名平民送上太空三天,創太空旅遊史上頭一回。
對於太空產業展望,牟宗堯認爲,無論是低軌道衛星、太空旅遊或探索,拜火箭發射及運輸成本大降9成,今年的發展腳步只會加快不會慢下來,會有更頻繁的月球及火星探索計劃,會有更多的衛星布建,以及更多的人等着飛上太空,甚至規劃到外太空淘金,開採稀有礦產。
太空不再是遙遠夢想,而是近在眼前,牟宗堯指出,低軌道衛星商業化進度最快,依據TrendForce預估,今年市場產值上看2,950億美元,美國衛星工業協會則樂觀估計,到2029年在軌的商業衛星數量將超過10萬個,呈現星空掛滿衛星的奇景,其中衛星供應鏈優先受惠升空數量增加,出貨開始放量成長,訊號地面接收站基礎建設商機也將隨着爆發。
預見太空商機的大未來,第一金投信再度邁出一小步,卻是臺灣投資人的一大步,領先業界發行太空衛星ETF之主題式基金,以追蹤Solactive太空衛星指數(Solactive Aerospace and Satellite Index),集中火力佈局當前成長性最高的低軌道「衛星設備」以及「通訊服務」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