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4交流道路廊 設智慧號誌
臺南市政府交通局積極導入人工智慧(AI)車流偵測辨識即時自動調整綠燈秒數,希望行車更順暢,5日公佈去年剛建置的仁德、永康交流道等2條路廊智慧號誌成果。(洪榮志攝)
臺南市導入人工智慧(AI)車流偵測辨識即時自動調整綠燈秒數讓行車更順暢,相繼完成4大易壅塞交流道周邊路廊的智慧號誌。市府交通局5日公佈去年建置的仁德、永康交流道路廊智慧號誌成果,分別減少尖峰行車時間3、4分鐘。至於推動中的東區裕農路及新港社大道路廊智慧號誌,預計今年底完成。
交通局表示,臺南道路系統主要壅塞熱點在於舊城區及連外道路,2020年起導入AI辨識智慧號誌,從舊城區朝連外道路建置,逐步改善整體路廊運輸效能,至今智慧管控路口數已達194處,智慧管控路廊長度累計達32.6公里,涵蓋最易壅塞的安定、大灣、仁德、永康等4大交流道路廊。
交通局長王銘德指出,智慧管控號誌是應用AI影像辨識技術即時監控車流,進行紅綠燈智慧自動調控。其中,去年完成的仁德與永康交流道路廊,採用比安定、大灣先進的物聯網與影像辨識技術,可更細緻偵測中正北路及永安路口、中正路口、中山路及文華路口等瓶頸路口左轉車排隊情形,更精準計算當下紓解左轉車流所需要的最短綠燈秒數。
王銘德說,路廊智慧號誌設置後,仁德交流道與永康交流道路廊約可減少3、4分鐘的行車時間,除了減少通勤市民時間浪費,也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另外,爲提升臺南幹道車流疏解效率及減緩壅塞,市府也積極規畫辦理東區裕農路(市區往返仁德區)、新港社大道(進出南科)的路廊智慧動態號誌,預計今年底完成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