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今年有機會參與WHA嗎? 醫師:做好「這件事」很重要

今年1月,姜冠宇代表「世界醫師會」,出席WHO執行委員會。姜冠宇提供

2024,臺灣有機會重返WHA嗎?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臺灣納入「國際衛生條例」(IHR)實施對象,並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然而,自2017年起,WHO便未再邀請臺灣出席WHA,即使美國數次發表公開聲明,支持臺灣重返WHA,WHO仍未給出具體迴應。

對此,於今年1月,代表「世界醫師會」(WMA),出席WHO「執行委員會」(EB)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表示,臺灣若想重返WHA,與其藉由遊行、喊話表達訴求,不如培養更多能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人才,用專業能力,爲臺灣爭取在全球公衛領域曝光的機會。

臺灣今年能參與WHA嗎?

2023年5月上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透過公開聲明,呼籲WHO,應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分迴歸WHA。

這是布林肯2021年上任以來,第三度發表公開聲明,支持臺灣重返WHA;即便如此,臺灣最終仍未收到邀請函。爲表達不滿,當時部分民間團體選擇前往日內瓦,參與當地遊行活動,並在巧遇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時,將他包圍,詢問是否支持臺灣加入WHO。

另一方面,也有民間團體赴中國駐日內瓦辦事處前抗議,演出行動劇表達訴求。

但,在姜冠宇看來,上述情況對於臺灣重返WHA,可能沒有太多幫助。他以今年1月,代表「世界醫師會」出席WHO執委會議的經驗指出,每年5月在日內瓦登場的WHA,形式上,比較像「會員大會」,相關議程和內容,早在先前舉辦的執委會議中,就已排定;因此,要影響WHA的議程,關鍵就在執委會議。

要影響WHA的議程,關鍵就在執委會議。取自WHO

應積極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爭取發聲機會

至於該如何在WHO執委會議發揮影響力?姜冠宇認爲,先不論臺灣能否以觀察員身分重返WHA,至少,就民間力量而言,臺灣應培養更多有能力參與國際公衛非政府組織的人才。

在本次WHO執委會議上,姜冠宇代表「世界醫師會」,針對抗生素濫用、氣候變遷等議題,發表聲明。

姜冠宇強調,他之所以能獲得在WHO執委會議發言的機會,是因爲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將臺灣的防疫經驗,撰寫成論文,投稿至「世界醫師會」刊物,進而得到加入「世界醫師會」的機會,並積極參與會務,經過一番競爭,才雀屏中選,代表該組織出席WHO執委會議。

在WHO執委會議上,即使是非政府組織代表,也有發言機會。姜冠宇解釋,這些非政府組織,是由專業人士組成,可以分享第一線的實務經驗,「WHO認爲你(非政府組織)的工作經驗重要,就會請你來報告。」

姜冠宇稱,參與國際公衛非政府組織,並非醫師專利,護理師、藥師,都有相關組織,「只要你在(非政府組織)裡面夠活躍,WHO一些活動需要出席的時候,你就有機會去,這是臺灣民間要比較主動的部分。」

想加入WHA應先進行民間外交

笑稱自己是「誤打誤撞」,拿到這次參與WHO執委會議的門票,姜冠宇說,參加國際公衛非政府組織,不僅需要專業能力,也要有從事「民間外交」的自覺,參與者必須對全球公衛趨勢、議題,有一定程度理解,能力獲得認可,「他們才願意把對外發表(意見)的崗位,交給你做。」

姜冠宇呼籲,臺灣應提供足夠誘因,培養更多專家,參與國際公衛非政府組織,長期經營相關領域,扮演「醫療外交人才」角色,且須把眼光放遠,不能因短期內看不到成效,就不願投入。

「臺灣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弱!」姜冠宇認爲,臺灣醫療實力堅強,只是長期被排除在國際事務之外,若能妥善運用專業能力,積極參與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與友好國家(例如:日本)在公衛議題上,站在同一陣線,就有擴大影響力的可能,「民間外交也是戰場,我們還是有機會影響未來局勢。」

(本文出自2024.02.20《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