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始全球在地化 電電公會籲擴展投資

圖爲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王德爲攝)

臺灣科技蓬勃發展,面對美國可能提高進口產品關稅,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臺灣在全球在地化已開始,臺廠清楚如何應對關稅問題,將持續投資北美、歐盟及東南亞等地分散風險。

外貿協會、電電公會23日舉行「臺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 」及「臺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 」開幕典禮,李詩欽指出,美中貿易戰從2018年到現在,電電公會曾調查,以全球ICT產業產值來說,在臺生產比例約27.2%,剩下的都在臺灣以外的地區,爲此,不能只以臺灣角度觀察,臺廠在北美的墨西哥、歐盟的捷克及東南亞持續擴充投資,若持續推動海外投資,將供應鏈風險均攤,未來如有其他挑戰,會有較足夠佈局去應對風險。

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需求強勁,推升我工業發展,經濟部23日發佈9月工業生產指數,拉出連7紅,年增11.4%。合計前3季工業生產年增逾1成,第4季通常是備貨旺季,經濟部評估「極高機率」全年可有雙位數成長。

9月以六大製造業來看,「電子零組件業」受惠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需求強勁,帶動12吋晶圓代工成長,年增19%,成爲推升生產成長主要貢獻者。「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制品業」有AI浪潮,加上手機鏡頭訂單挹注,年增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