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淪爲反中國家的僱傭兵
(圖/中央社)
根據英國民調公司YouGov與劍橋大學8月24日至9月22日期間合作進行的民調發現,「民衆對於美國領導的西方盟國是否應出兵協助臺灣,或對臺提供重型武器,支持的民衆普遍較少」。也就是說,萬一臺海爆發戰爭,國際社會多數民意只會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出兵就另當別論。
臺灣保衛戰爭靠自己,別人幫不上忙也就算了,輿論界不時有炒作、鼓吹臺灣人上場打仗的言論,例如媒體人矢板明夫指出,「臺灣現在要做的,是向國際社會及中國表達絕不屈服的明確意志,以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也讓習近平知道攻打臺灣的風險與成本,現在臺灣部分人士以『愛和平、反戰』爲口號,呼籲向中國妥協,但這非常容易引起習近平做出戰略誤判」。矢板明夫直言:「又不是臺灣主動要去攻打中國,實在看不出臺灣反戰有何意義」。
自從二戰戰敗之後,日本民衆向來相當反戰,日本自己不能打仗、也不打仗。在臺鼓吹戰爭言論,聽起就像是,有戰爭威脅的臺灣,剛好幫忙打中國。不只是日本,還有更多反中國家背後其實樂見臺灣幫忙打中國,臺海最好成爲代理人戰爭的場域,不用吹灰之力,讓臺灣幫忙打倒中國,臺灣人淪爲打中國的僱傭兵。
想要臺灣幫忙打中國的,還有美國。美國總統拜登表示,「美國奉行一箇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獨理念,但如果北京決定進攻臺灣,允許動用武力保衛島嶼」。2022年9月2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王毅會談時表示,需要維護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王毅則指責「美國總統拜登對臺灣發出非常糟糕和危險的信號,鼓勵臺灣獨立。中國希望與臺灣和平統一,並警告臺獨活動越猖獗,和平解決的可能性就越小」。
美中兩國對於臺灣問題立場差別在於臺獨爭議認知上的不同,美國雖然不支持臺獨,但對於製造兩岸衝突與矛盾,相當感興趣。美國對臺政策維持「戰略模糊」近20年,從川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國對臺政策出現變化,在美國印太戰略之下,強化美臺軍事合作的強度,包括軍售,軍事交流合作,戰略對話、兩軍與政府官員互訪、軍事教育培訓課程,表明美國高度重視臺灣安全及安全保障之義務。
拜登政府想要在臺海複製烏俄戰爭模式,根據1979 年《臺灣關係法》有義務確保臺灣安全,美國成爲臺灣主要武器供應者,但不代表美國有義務出兵協防颱灣。萬一美國政黨輪替,出爾反爾,臺灣該怎麼辦?
夾在兩強中間的臺灣,面臨美國強推武器,一邊隨時準備被中國武統的壓力,在張力與壓力之下,最怕「維持現狀」負荷增加,變形失去均衡,美中臺關係,依舊是政府的最大考驗。(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