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報百年特展 一窺知識分子風骨
日據時期對抗殖民捍衛文化的《臺灣民報》,內容可見當時知識分子所思所感。(舊香居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蔣渭水、林呈祿、蔡培火、吳三連等人在日治時期創刊《臺灣民報》對抗殖民政府,展現了1920年代臺灣知識分子在日據時期捍衛文化、改革社會的歷程。在其創刊已滿百週年的今日,專營絕版圖書、古籍善本的舊香居推出了「啓蒙與見證:《臺灣民報》創刊百週年特展」。
自1923年創刊,截至1930年改版成《臺灣新民報》,《臺灣民報》共發行305期,林呈祿撰寫的創刊詞「專用平易的漢文、滿載民衆的智識,宗旨不外慾啓發我島的文化,振起同胞的元氣,以謀臺灣的幸福、求東洋的和平而已」,便可一窺當時臺灣知識分子所思所感。
《臺灣民報》的名稱,與孫中山在東京創辦同盟會刊物《民報》的概念相同,且刊頭題字的「民」字最後一畫刻意突出,即是強調人民出頭之意。雖名爲「報」但創刊初期實爲半月刊;且前166期均是先在東京編排印刷,再透過海運進入臺灣,直至167期才獲准在臺灣印刷、發行,此次展示即是書店收藏東京時期的166期刊物。
當時所刊載的許多文章已涉女性議題,並展現臺灣在地風土民情,如連溫卿〈婦人的地位和社會的關係〉便描寫卑南「瑪蘭社」的婚姻是由女子選擇,若有看中的男子,每日要到男方家做家事持續5、6個月,獲雙方家庭認同並辦了結婚儀式後,男子就必須到女方家成爲家族一員,但沒有繼承財產的權利。然而社會演變後開始把妻子稱爲「牽手」,最初實是外來者爲利益娶蕃社女子的稱呼,已可見女子地位的改變。
《臺灣民報》爲推動漢文,也曾刊載了胡適劇本〈終身大事〉、賴和的小說〈一杆稱仔〉,轉載魯迅的〈阿Q正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