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電五大公協會聯合聲明挺臺電
五大公協會包括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GESA) 、太陽光電委員會、全國商業總會能源產業推動委員會,聯合發表聲明指出,臺電近年爲維持供電穩定,持續推動電網強韌計劃,十年來停電次數減少7成,成效有目共睹。特別是4月3日花蓮強震,臺電以絕佳的應變能力,短時間內恢復全臺電力供應,展現出臺電優秀的管理能力和卓越的技術水平。籲請全民應以正面鼓勵敦促臺電專業成長。臺電總經理王耀庭是一位敬業樂羣、勇於承擔的好主管,他忍辱負重,不計個人得失,全力維護臺灣電力供應穩定,及爲保護臺電同仁的做法,值得佩服與肯定,我們全力支持他的留任。
臺灣是全球電價最低的國家之一。即使近期電價上漲,一般家庭用戶電費調漲幅度約爲3~5%,每戶每年電費約爲1.2萬元,佔家戶所得僅爲1.1%,在OECD國家中排名前三低。
臺灣能在全球能源大漲的此刻,還能夠維持較低的電價,並讓全民享受相較全球較好的電力品質,臺電的努力絕對是功不可沒。
對於外界質疑臺電的「需量反應」政策,從1979年實施至今,已有45年的歷史,在國際電業間也行之有年,也是國際當紅的管理電力機制,美國早在2014年就達成93%的家戶需量反應滲透度。
所謂「需量反應」是以價格誘因或抵減電價,來鼓勵企業用戶,由尖峰時刻的用電轉移到離峰時段的均衡負載動作,也就是電力的需求面管理。在全年共8,760小時中,臺灣的用電尖峰時段大約只佔2%,因此,需量反應執行費用頗低,佔臺電全年成本不到0.2%,不會造成臺電負擔,卻是在新能源時代,扮演着節能及穩定電網,減少電力設備重複建置的重要角色。
政府推動的能源轉型政策,已是國際不可逆的趨勢。COP28聯合國氣候峰會於的去年底發表聲明,承諾要「致力於2030年將再生能源產能再增加兩倍,並且提高能源效率一倍。」再次說明再生能源已成爲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因此,世界各國無不積極建置再生能源,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最新統計,2023 年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年增長 50%,並預計爲未來5年還會持續呈上升趨勢,其中太陽光電和風電將佔據主導地位。太陽能與風能這類潔淨能源的建置成本比化石燃料及核電廠便宜,使得越來越多國家以政策來推動其發展,臺灣必須跟隨國際腳步,才能維持國際競爭力。
半導體公司如臺積電等大廠需要依賴再生能源以滿足國際大廠對RE100(使用再生能源100%)要求。臺積電是臺灣護國神山,太陽能和風電廠商就是其最強大的後盾。臺灣的半導體與通訊產業,包括臺積電在內,影響着25%的GDP和125萬人口的就業,因此臺灣再生能源的發展對於臺灣提升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
供電的穩定與臺灣再生能源的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但這些重要的任務都如果沒有臺灣電力公司做爲重要輸配電業在電網上的總體規劃,與全體同仁在搶救電力和維護電力品質方面的付出,都不可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