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數據特區” 前海將引育50家以上數據要素領軍企業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周妙妙 深圳報道
11月12日,在深圳(前海)國際數據產業園啓動儀式上,由深圳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聯合印發的《高質量推動前海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實施方案》正式發佈。
該方案提出22項具體任務。前海的目標是,到2026年底,將引育數據要素領軍企業不少於50家,數據要素賦能相關產業鏈企業不少於100家,形成數據要素創新應用場景不少於30個、數據跨境融合應用場景不少於20個,累計撮合數據交易額不少於30億元,帶動數據要素相關企業累計營業收入不少於100億元。
同時,深圳(前海)國際數據產業園、“數據特區”前海啓動區、深圳市數據安全產業園、深圳(前海)數據跨境流動綜合服務中心、廣東省數據要素產業協會大灣區總部揭牌。
數字經濟時代下,要發揮數據這一關鍵生產要素的乘數效應離不開數據要素市場的培育構建。前海正通過打通數據要素產業鏈“供給-流通-應用”三大環節,推動數據價值的加速釋放。
同時,其還將聯合市政數局、寶安區等單位出臺算力設施使用、科創孵化空間、領軍人才引育等一系列專項扶持政策,支持數據產業發展。
推動數據要素集聚和跨境流動
前海打造數據產業園區,一方面能推動數據要素集聚發展,發揮數據的乘數效應;另一方面通過規則銜接推動數據的跨境流動。
數據作爲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資源被比喻爲“新石油”。但當前對“新石油”的開發仍不充分。
“數據要素並不是單一的賦能‘+’,而是能夠發揮乘數效應。”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曾發文談到。
據介紹,乘數效應是數據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環節,通過發揮協同、複用和融合作用,對其他生產要素、服務效能和經濟總量產生擴張效應。
而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是發揮乘數效應的基礎。這背後需要一個完善的數據產業生態,從政策、服務、基礎設施、應用創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據悉,數據跨境流通服務承載區和數據產業集聚地是深圳(前海)國際數據產業園的兩大功能定位。
前者在於前海獨特的區位和政策優勢。當前,深港兩地數據合規規則的差異仍是影響數據跨境流動的主要因素。作爲深港兩地規則的銜接地,前海能進一步推動規則機制的“軟聯通”,促進跨境數據流通。
後者在於產業生態的構建。“國內數據有關園區有5、6家,有好幾家園區原先是做RTC爲主。前海園區集中了數據的要素和生態,在全國數據園區中能起到引領作用。”廣東省數據要素產業協會會長朱立鋒在接受採訪時談到。
該園區希望以數據要素應用創新場景,匯聚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金融等多行業數據龍頭企業,打造企業集聚高地。
作爲“數據特區”前海啓動區,上述前海管理局相關人士透露,園區將聚焦國際數據跨境流動機制對接、規則銜接、標準制定和產業服務平臺建設,着眼國際數據合作、企業集聚發展、產業生態培育、數據產權登記和流通交易等基礎配套服務。園區將按照“啓動區+集聚拓展區+全域數據特區”三步走戰略建設。
打通數據“供給-流通-應用”環節堵點
“前海將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工作,着力破除阻礙數據要素流動流通等方面體制機制障礙,探索開展‘數據特區’建設。”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當前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面臨着一定挑戰,一方面是數據供不出、流不動,另一方面是需求端不敢用、不會用、用不好,即“供給-流通-應用”環節存在較多堵點。
他透露,前海將系統構建一套數據跨境流動服務體系,打造數據跨境基礎設施、數據經紀人創新中心和國際數據產業園等三大平臺,形成“X”個典型應用創新場景,即打造“1+3+X”國際化數據要素集聚發展綜合服務體系。
同時,前海還將聯合市政數局、寶安區等單位出臺算力設施使用、科創孵化空間、領軍人才引育等一系列專項扶持政策,支持數據產業發展。
區域間的聯動將推動數據要素進一步聚集。寶安區在數據產業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數據產業企業數量衆多,涉及領域包括製造、商貿、物流、諮詢、檢驗檢測、教育醫療、智慧城市等,數據要素應用廣泛。此外,其數據要素試點企業呈現高、新、大的特徵。
當日發佈的《實施方案》也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爲主線,從數據跨境流動服務、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數據流通交易服務、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場景應用創新示範、產業生態培育賦能等六個方面提出22項具體任務。
“《實施方案》的出臺有利於推動數據要素便利、高效、安全跨境流動,引導數據資源匯聚融合與創新應用,將前海打造成爲全國性的數據要素集聚發展高地。”深圳市政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