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簽署「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備忘錄 擴大肺癌篩檢影像納入

▲桃園副市長王明巨(中)簽署「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備忘錄。(圖/新聞處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爲提升精準健康、個人化醫療及公共衛生的發展,桃園市政府11日與中央研究院及社團法人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學會共同簽署「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備忘錄,後續並規劃將桃園市擴大肺癌篩檢影像納入資料庫,以促進國內健康數據、影像醫學、電子化醫療紀錄與人體生物資料庫的串連及加值運用。

出席「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備忘錄儀式的桃園市副市長王明巨表示,桃園自今(112)年3月率全國之先,配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進行「擴大肺癌篩檢計劃」,本次合作備忘錄內容後續將由篩檢醫院主動通知篩檢民衆,並經其同意後將相關影像資料、檢查結果等納入資料庫保存,在保護個人的隱私條件下,進行學術研究,以提升影像醫學對肺癌的預測、預防與治療之貢獻。王副市長說明,桃園「擴大肺癌篩檢計劃」爲針對40歲以上設籍市民,具有煙品、油煙、空污、職業暴露或相關疾病史、家族史等高風險族羣,推出提供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計劃,截至目前爲止,申請人數已超過2萬1,000人,其中1萬7,000人已完成檢查,經過篩檢追蹤後確診肺癌共63人,其中82%(52案)爲第1、2期早期肺癌,顯示出LDCT在早期肺癌篩檢中爲重要檢測工具,能夠促進疾病早期發現並採取行動,即早介入治療降低死亡率。而市府也補助全市17家醫院同步導入AI輔助判讀系統,加速醫師進行影像判讀。王副市長也建議,在地方政府解決法規及個人隱私相關問題後,中央相關單位可進一步規劃資料串接、資訊系統建立及資安維護等,期盼中央及地方建立合作模式,透過公部門投注在健康預防的相關資源,提供專家學者進行更充分的應用。行政院長陳建仁透過預錄影片致詞表示,隨着大數據技術及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醫藥衛生及電子資訊的跨域合作已是必然趨勢,透過公私協力建置數據與生物銀行,將是促進公共衛生與生醫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感謝各界專家學者的努力與付出,以及倡議建置國家級健康數據研究中心,未來將做爲我國未來推動公共衛生與生醫產業發展的重要參考。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唐堂表示,「臺灣精準醫療計劃」(TPMI)及「臺灣人體醫療資料庫」(Taiwan Biobank)皆是中研院非常重要的計劃,也在未來臺灣的健康大數據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因應衛福部修法內容,未來這兩項計劃將進行數據整合,並設置於中研院轉譯醫學專題中心,讓雙方人員能夠進行更密切的互動,相信桃園市府及未來各縣市衛生局等資料陸續進行整合後,將成爲華人領域的重要精準醫療資料庫,爲生物醫療產業做出重要貢獻。社團法人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學會理事長楊泮池表示,雖然目前全世界AI硬體高達90%是臺灣製造,但精準健康產業的軟體方面與大數據息息相關,因此全世界已有10幾家公司投入大量資源,也有國際公司與臺灣醫療院所合作建置資料系統,爲了讓臺灣相關單位更能掌握相關醫療數據,呼籲臺灣應儘早成立健康數據研究中心,也期盼各界共同促進相關資料建置。桃園市衛生局長劉宜廉表示,桃園市民符合擴大肺癌篩檢篩檢資格者,可儘早至衛生局肺癌篩檢預約平臺(網址:https://health.tychb.gov.tw/tyhpPublic/)提出申請,亦可撥打衛生局擴大肺癌篩檢諮詢服務專線(電話03-334-0345)洽詢;若後續篩檢出肺部異常,也應遵循醫囑安排就診,同時鼓勵有意願者簽署同意篩檢資料納入人體生物資料庫,共同促進國人健康及醫療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