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丨快運夜戰“雙十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費心懿 實習生孫晨陽 鄭州報道

10月21日晚8點,淘寶現貨正式開賣,這較往年提前了一週左右,也意味着史上最長的“雙十一”拉開序幕。

10月22日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來到安能物流位於河南鄭州的分撥中心。儘管物流園區四周已是一片寂靜,但分撥中心內燈火通明,正迎來一天中最繁忙的時間段。

一輛輛滿載貨物的廂式貨車陸續停放至安能物流河南鄭州分撥中心門口,這些包裹將通過傳送履帶,通過自動化流水線被分流至下一環節。

“10月22日,鄭州分撥中心全天貨量對比上週環比增加了34%。”安能物流鄭州營運區總經理楊駿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臨近12點左右記者離開,該分撥中心的自動化流水線仍在運行。

物流分撥中心是整個運輸過程中的“心臟”,既要承擔發件的攬收工作也要分揀派送件,在件量高峰期面臨的壓力不言而喻。

而各地的貨物在白天通過各種運輸方式送往分撥中心,由於運輸時間的安排,很多貨物會在晚上到達。爲了在第二天能夠及時發往目的地,分撥中心在夜間更顯忙碌。

事實上,分撥中心往往是全網貨物流轉過程中的一處難點和卡點。由於是勞動密集型環節,分撥中心存在招人難、留人難和出錯率高等問題。每逢“雙十一”高峰時段,原有人工和售後服務往往無法滿足大量客戶訂單需求。

隨着今年旺季到來,快運企業如何應對“雙十一”的件量高峰並找到量與價之間的平衡?

首先是貨品結構的變化。

“由於零擔物流市場增長乏力,工廠和企業的建設模式發生了變化。與此同時,銷售模式的轉變導致客戶銷售習慣出現變化。電商客戶更追求‘零庫存’,根據訂單生產並多批次、小批量發貨。”楊駿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從整個貨量的貨源結構上來看,增長主要來自‘3300’產品,單是鄭州運營區,該公斤段的件量增長達60%。”楊駿介紹。

“3300”是安能物流推出的一款針對3~300kg重量段的服務產品,主要面向電商客戶、中小企業、批發經銷商及個人用戶。

楊駿認爲,這並不意味着貨物總量減少,而是貨物的結構和批次發生了變化。以前可能幾噸貨物可以通過專線運輸,但現在客戶採用小單快返的模式,單次發貨可能只需要幾百公斤或幾件貨物,再根據訂單立即生產併發貨。

作爲中國中部地區重要交通樞紐,鄭州以四通八達的綜合性交通體系,連接着全國各地乃至全球。鄭州區域中心的另一特點則是電商產業聚集,這也成爲推動了安能物流全網快運貨量的快速增長的推手。

楊駿指出,鄭州區域不僅擁有大型ToC端客戶,還涵蓋了衆多小型B2C和C2C端客戶。預計在未來三年內,河南地區將承接更多來自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

市場結構變化,帶來收入結構改變。在此前公佈的202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中,安能物流的小票零擔業務迎來大幅增長,第三季度仍延續這一趨勢。安能物流預計,2024年總貨量將提升至1385萬噸,同比增長15%。

記者注意到,安能物流此前還通過削減分撥中心數量,從2020年底的147個減少至82個,致力於實現精益化管理。這樣舉措的目的,一方面是爲拉直運輸線路,減少中轉次數與中轉時長,提升場地的利用效率與全程時效;另一方面,還可以減少裝卸次數,從而降低成本與破損。

事實上,這也意味着中國快運行業逐步成熟,正在從粗放式增長轉向精細化管理和產品標準化。

與快遞企業面對“雙十一”所不同的是,快運企業運輸的貨物重量與體積往往比快遞企業承運電商件更大更重,而自動化和數字化滲透率不高。

快運行業普遍面臨硬件設施不足、IT系統落後於快遞行業、服務匹配度不高以及覆蓋範圍存在盲區等問題。導致快運企業的服務範圍不如快遞行業廣泛,原有快運系統不適應電商大批量需求等挑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到,今年“雙十一”,快運企業正在積極應對貨量結構的變化,通過自動化能力的升級保障大件貨物高效流轉,實現史上最長“雙十一”平穩運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自動化分揀系統通過高速掃描、識別和移動裝置,能夠實現包裹的快速、準確分類。相比人工分揀,自動化分揀系統具有更高的識別準確率和穩定性,自動化設備也具備更好的韌性應對件量波動。

安能物流自動化流水線項目組負責人皮申平介紹,以往,傳統手工操作三件不同流向的貨物卸下來放在同一託板上,電叉需要前往三個地方卸三次,這樣效率極低,而自動化流水線可以把同一流向的貨,全部匯到同一個滑槽格口,一次就可以移到對應的地方。經安能物流統計,9月自動化流水線投入使用後,分撥中心整體操作效率提升約6.8%,單班次處理峰值可以達到4萬件。

皮申平認爲,隨着貨件公斤段下沉,有了自動化流水線加持,分撥中心能夠讓整個流程變得可持續。同時,當電商小件越來越多的時候,自動化設備的需求將越來越高。

不過,在快運行業中,自動化設備的普及率相對快遞行業而言較低。這是由於快運行業的貨物體積和重量跨度較大,貨物的形狀和尺寸各異,標件只佔較小比例,限制自動化設備在分揀操作中的大規模使用,因此相關流程的標準化程度較低,導致規模效應難以形成。這也意味着,在限定公斤段內的自動化流水線的建立,將爲快運企業築起一定的競爭壁壘。

值得一提的是,在物流行業,減員和無人化正越來越成爲一種趨勢,不只是分撥環節,派送環節也同意如此。

在浙江餘杭,一家綜合性快遞網點早早意識到了行業所面臨的難題,早在半年多以前便投入了一批菜鳥快遞無人車用於網點到驛站之間的包裹配送。據該網點的負責人透露,在“雙十一”之前,已經有20多臺無人車在網點參與常態化運營,承擔整個網點約55%的業務量。而臨近“雙十一”,網點又向菜鳥採購了數臺無人車,車隊規模達到30臺,成爲全國單一網點規模最大的無人車隊,以充分保障“雙十一”期間充足和高效的運力。

該快遞網點負責人表示:“今年在使用大批無人車配送的情況下,‘雙十一’期間,平均每天至少往返驛站3-4趟,運送2000件以上包裹。其中,派件比例達到80%左右,其餘約20%爲攬收包裹。相較於傳統的配送模式,無人車的效率可能是以往的2至3倍,而成本卻大大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投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