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學素質 激發創新自信

從人工合成澱粉到中國散裂中子源,從夸父高動態人形機器人到高溫氣冷堆,從“地殼一號”到“奮鬥者”號……在2024年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上,一系列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科技日報記者14日從中國科協獲悉,9月15日—25日,2024年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在國家科技傳播中心、中國科技館舉行,活動主題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主場活動主要由5個部分組成,包括“協力共築強國夢——全國科普日大家齊行動”展覽、“新興科技助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展”、“科學家精神耀九州——科學文化系列展覽”、“文明薪火永傳承——中軸線上的古代科技專題展”、“青春報國正當時——青年創新實踐作品展”,共有70家單位(機構)的95個項目參展。

在“新興科技助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展”上,“人造太陽”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月球科研站、“天問一號”、下棋機器人等展項引人關注。

北京交通大學物理演示與探索實驗室的參展項目叫“好玩的物理學”,展示了“挑戰杯”學生競賽作品等,旨在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儀器設備等激發青少年對物理學的興趣。

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陳徵告訴記者,新時代的科普工作理念有了重要轉變。

“具體體現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兩個重要環節。一是在人才培養和創新文化培育方面,從知識補課階段轉向價值引領階段,更加註重培育科學思維和弘揚科學精神。科普與科學教育同頻共振,助力培養創新人才、培育創新文化。二是在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方面,除了傳播基礎科學知識,呈現前沿科技成果,激發創新自信,還要積極以科普手段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讓科普爲科創賦能。”他說。

模數化的比例關係、嚴謹計算的對稱佈局、天壇圜丘壇的聲學效應……“文明薪火永傳承——中軸線上的古代科技專題展”彰顯了中軸線蘊含的科技內涵。

“在這個展覽中,觀衆不僅可以感受天人合一的哲學智慧,領略古代建築技藝的精湛與輝煌,還可以見證力學與聲學的巧妙融合。”北京科學中心策展開發部副部長宋南迪說。

陳列在中國科技館的“星耀中國科創未來”展覽,弘揚了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科學家精神以及極地精神。

在主場活動的展覽中,科學知識鮮活生動,科技成果精彩紛呈,科學精神熠熠生輝。中國科技館展覽設計中心副主任陳明暉向記者介紹:“我們在策展時明確,展覽不僅要弘揚科學家精神、科普相關領域的知識,還要反映我國科技事業中的重大成就,激發創新自信。”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