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爆!監獄等地潮濕悶熱 醫師示警:「這些因素」容易染疥瘡

人類疥瘡是一種由疥蟲引起的皮膚傳染病,可以在人與人間持續傳染,監所、軍營等地盛行率高。圖爲資料照,民生醫院提供

臺灣的夏天總是潮溼悶熱,更容易讓皮膚病找上門,尤其監所、軍營、安養機構等地點,容易因悶熱不通風、密集接觸等因素影響,而讓相關人員出現如「疥瘡」等傳染性皮膚炎,因爲症狀和過敏性皮膚炎類似,1星期未改善就要進一步治療;預防方式包括維持皮膚清爽、通風乾燥、衣物透氣、多喝水等,但也不宜直接打赤膊,否則反而容易因爲汗水阻塞毛孔,導致皮膚髮炎。

曾有名住在安養機構的阿公有不明顯疥瘡症狀,30多歲的孫女來探望時也被傳染,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說,這名女性後續又和其他友人接觸,對方在4至6天后開始出現搔抓的情形,且愈來愈嚴重,後來才發現是因爲接觸而傳染的。

趙昭明說,在軍營或者監所等羣聚環境,天氣一熱又多人密集接觸,容易出現如「疥瘡」等傳染性皮膚病,有些感染疥瘡的患者症狀不明顯,容易誤以爲是過敏性皮膚炎,如果有人因此感染卻未治療,就會出現進一步傳染。

疥瘡可能出現在四肢、手指縫、腳趾縫等,如果衣服穿得緊,在腰帶或肚皮位置,會有一顆顆小診子,趙昭明說,疹子白天會反反覆覆發癢,晚上一熱或者穿衣服穿得多,症狀會更厲害,也有些患者的分佈部位會出現在手掌、腳掌、腋下等,甚至可能擴散到胸背,出現一顆顆紅癢的丘疹,如持續逾1周,可能需要藥物和殺疥藥物治療。

趙昭明指出,夏天的皮膚病最要小心潮溼悶熱,預防方式包括降低皮膚溫度保持清爽、通風乾燥等,有流汗或潮溼要擦乾,同時要儘量選擇透氣衣物並多喝水加速新陳代謝,一但出現症狀就要避免搔抓而釀成續發性皮膚病變。

有些民衆傾向乾脆不穿衣服,認爲對皮膚完全沒有阻塞,趙昭明提醒,滯留在皮膚的汗水如果沒有擦拭掉,又沒有衣物吸收汗水,反而會導致毛孔阻塞、發炎,形成溼疹性皮膚炎等。

趙昭明進一步解釋,夏天常見的皮膚炎,可大致分爲溼疹性皮膚炎、黴菌性皮膚炎、蚊蟲叮咬造成皮膚炎、光敏感皮膚炎等「原發性皮膚炎」,以及搔抓造成的續發性皮膚炎,還有接觸造成的接觸性皮膚炎等。

趙昭明表示,溼疹性皮膚炎因爲溼、熱,導致毛孔因阻塞,而出現類似過敏性丘疹等現象,例如紅紅癢癢的疹子,像痱子一樣在身體四周,只要是衣服遮蔽處,就呈現紅、腫、癢、刺痛等現象,或者如季節交替溫差大出現的手腳汗皰疹,體表會有一顆顆水泡,主要和個人體質有關。

黴菌性皮膚炎則主要受到溼熱因素影響,趙昭明指出,很多人體質敏感,在皮膚彎曲等部位沒清乾淨,會造成黴菌感染,潮溼悶熱環境下,如說穿鞋子太久腳潮溼,會產生香港腳,發生在胯下、褲子悶熱不透氣,會產生股癬,搔抓或流汗沒清乾淨,更可能蔓延到全身造成皮癬。

另外,有些皮膚炎是蚊蟲叮藥所致,例如出遊時被小黑蚊、跳蚤、牀蝨等叮咬;夏天日照強烈,紫外線照射會出現光敏感性皮膚炎,防曬不徹底時,皮膚會出現一顆顆如雞皮疙瘩現象,也是常見問題 。

趙昭明指出,續發性皮膚炎則是因爲皮膚癢,卻沒有進一步治療、保養,因爲搔抓造成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導致皮膚表面發炎,如毛囊炎等,甚至可能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