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三星堆考古大驚奇 改寫中華歷史源於黃河流域理論

三星堆遺址最新出土完整金面具,重達500公克。(圖/新華社)

從去年以全新現代科技開始大規模挖掘的三星堆文物,已陸續發表了重大成果。9月9日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舉行考古成果發佈會,公佈了三星堆遺址祭祀區3、4號坑的階段性成果,再次展現中華古文明豐富多樣的色彩。三星堆考古的成果也表明,過去以黃河流域爲中華文化發源地的史觀也必須改變,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中華文明是多點同時發展而後融合而形成豐富多元的面貌,未來的中國歷史的教科書對中華民族的定義也將因此而改寫。

三星堆遺址最新出土的青銅「扭頭跪坐人像」,造形奇特,很難相信是距今3、4千年前的作品。(圖/央視截圖)

三星堆遺址是令全球考古界驚奇的大發現,也是目前已知範圍最廣、延續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爲豐富的中國古文化遺址。三星堆位於四川德陽廣漢市境內,位置大約在成都東北方25公里處,當地的文物從1929年就有農民耕作時挖出玉石器而偶然發現的,雖然當時就進行了發掘,但因人力物力不足,成果有限。一直到大陸改革開放後,纔開始投入較多資源進行發掘,在1986年從一座磚廠的線索發現2座大型祭祀坑,隨後發掘出土上千件堪稱國寶級重要文物,纔打響名氣並震驚全球考古界,英國媒體稱讚三星堆文物比秦始皇兵馬俑「更爲不同凡響」。

位於四川德陽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建成於1997年。(圖/三星堆博物館)

1986年對1、2號祭祀坑的發掘出上千件珍貴文物,不僅橫跨2000年曆史,而且造型精美、獨特,目前最廣爲人知的160公分高青銅立人、青銅面具、395公分的青銅神樹都是從這2個坑中挖出來。當時發掘文物的設備與與專業技術都較爲簡陋,很多文物在發掘過程中破損,花了很多人力物力才逐步修復,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單體青銅器的青銅神樹,發掘出來時枝幹斷成十幾截,葉片裝飾碎成數千片,前後花了10年才修復完成,總算趕上了1997年三星堆博物館的開幕。這些成果已足以改變考古界對過去僅有文字記載的「古蜀國」的想像,同時引發對這個神秘古國更多的好奇心。

三星堆2號坑的青銅面具,高72公分、寬132釐米,是目前三星堆遺址出土所有面具中體量最大的一件。(圖/新華社)

三星堆文物從2020年9月再開始新一輪的挖掘,距上次較有規模的正式發掘已相隔34年。這次發掘工作之所以受到重視,主要是從原有1、2號祭祀坑旁發現了6個新的祭祀坑。從今年3月與9月發佈的成果統計,3、4號坑已出土完整器557件(組),殘件1214件。文物材質更加多樣化,有金、銅、玉、象牙、骨、石、貝、陶等,甚至還發現了絲質織品,其中最令人驚奇的是黃金面罩、頂尊銅人像、扭頭跪坐銅人像等等。

1986年出土於三星堆2號祭祀坑的青銅太陽輪。(圖/新華社)

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考古人員利用特製的升降設施與數位設備在3號坑內作業,以減少對坑內文物的影響。(圖/新華社)

很多人也注意到這次發掘過程中,速度較快,文物出土品質較好,與30多年前相比,考古工作人員有最新的挖掘設備,整個像太空艙一樣能調節溼度與溫度的艙房罩住發掘區,架上現代化的機械與數位化設備,使用最新的探測技術,以最小破壞程度仔細地將珍貴的文物從一層層的泥土中發掘出來,同時全程紀錄發掘過程,這與1986年挖掘工作直有天壤之別。發掘過程中,現場還有很多提供支援的實驗室,對有機物與無機物進行實驗的設備、對文物應急保護實驗設備等等。此外,三星堆博物館對媒體表示,這次的發掘工作建立首座開放式文物修復館,要一邊修復、一邊向外界展示文物,不需要等上數年纔看見文物樣貌。

1986年出土於三星堆2號坑的青銅神樹,高達395公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單體青銅器。(圖/新華社)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右3)4月19日到三星堆遺址發掘現場瞭解考古進展。(圖/中新社)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與長期以來歷史學界對巴蜀文化的認識大相徑庭。中國歷史學界一向認爲,跟中原地區相比,位於現在四川省的巴蜀地區在古代是一個非常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與往來。但是三星堆遺址證明,它應是中國夏商時期、甚至可能更早的一個位於長江上游極重要的文化中心,並且與中原文化有不少的聯繫,也驗證了古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

三星堆博物館拍攝的1986年出土於三星堆2號坑的青銅大立人,高160公分。(圖/新華社)

因此,過去認爲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然後漸漸的傳播到全中國的理論,隨着包括三星堆遺址在內的各種考古成果發現古蜀國曆史能上推前到距今3000年至4000年前,證明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現有的中國歷史教科書往後恐怕也必須改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