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臺海衝突不適用烏克蘭模式 過度樂觀將犯下戰略錯誤

這次中共圍臺軍演時在臺灣東部海面部署了航母山東艦,顯示航母未來將是對臺動武時拒止策略的主要角色。(圖/中國臺灣網)

美國政界有很多人一開始對烏克蘭「以小搏大」對抗俄羅斯極爲悲觀,但是這些人在俄烏戰爭情勢逆轉後受到極大的鼓舞,對臺灣抵抗中共軍事入侵又過度樂觀。面對這種過度樂觀的氣氛,愈來愈多的西方軍事分析人士認爲,直接拿烏克蘭戰局套用在臺海衝突上,將是個重大的錯誤。

西方許多軍事觀察人士認爲,即使中國發動全面戰爭,也無法保證中國會成功奪取臺灣,因爲在現在的軍事與國際環境下必須克服重重的困難,很多事情都可能會出錯。雖然俄烏戰爭的情勢轉變讓中共在對臺動武決策上更加謹慎,臺灣也不應該認爲將來可以套用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模式,畢竟現實環境差異太大,中共也會警惕普丁的前車之艦。

從軍事的基本面來說,兩岸軍事情勢當然對中國大大有利,臺灣相對地處於不利的地位。圖爲共軍兩棲裝甲裝火砲演練。(圖/中國軍網)

如果仔細檢視北京─臺北與莫斯科─基輔之間的情況,會發現在某些關鍵要素上,俄羅斯征服烏克蘭要比中國軍事入侵臺灣困難得多。因爲從軍事的基本面來說,情勢當然對中國大大有利,臺灣相對地處於極不利的地位,從幾個簡單的角度就能很容易地理解臺灣不能套用烏克蘭模式的原因。

首先,在俄烏戰爭中,烏克蘭從一開始的抵抗就非常激烈,超出了外界的預期,軍事分析人士指出,那是因爲烏軍已在烏東頓巴斯戰爭中斷斷續續打了8年。俄軍攻擊基輔時,遇上的是有強烈反俄情緒的人民與身經百戰的烏克蘭軍隊,臺灣的狀況顯然不一樣。

俄羅斯在對烏克蘭戰爭中出現導彈不足問題,相較之下中共的軍工產能強多了。圖爲中共試射彈道導彈。(圖/中國軍網)

據官方公佈的數字,臺灣有18 萬現役軍人和200多萬後備軍人,但是這些部隊幾乎都沒有實戰經驗,而且訓練很少,部隊整備率也很差,前線現役部隊的人員配備率僅有60%。這些年入伍的青年只服役4個月,美國軍事專家認爲,服役4個月的役男只會開槍,完全不懂得要如何戰鬥,因爲沒有接受過戰鬥訓練。加上一般臺灣民衆對大陸沒有仇恨,很多人不喜歡中共專制的統治方式,但也不想要戰爭。

因此,如果戰爭真的來了,情況會與烏克蘭不同,俄羅斯軍隊遇到的是有戰鬥經驗而且有強大敵意的軍隊。而中國入侵臺灣時將面對一支缺乏經驗、訓練不足、抵抗意志相對薄弱的軍隊,戰爭的規劃者不能忽視這種士氣與訓練上的差異。

從去年裴洛西訪臺後中共對臺進行包圍式的軍事演習推測,一旦對臺動武,很可能首先實施空中與海上封鎖策略,而非導彈轟炸或兩棲登陸作戰。(圖/新華社)

除了士氣與訓練之外,臺灣在地理上有不易進攻的優點,也有容易被孤立的弱點。在俄烏戰爭中,烏克蘭西部與歐洲有廣闊的陸地邊界,大型武器彈藥可以輕鬆地由陸路運送。而臺灣是個海島,進攻雖然有難度,但只要戰爭一開始,首先就會被孤立,所有的武器、物資、能源都得從海上來,從海上封鎖臺灣要比從陸上封鎖烏克蘭容易得多。中共從海上封鎖臺灣可能要付出航道受阻影響國際貿易的代價,但是從新冠疫情實施3年嚴格封控的經驗看來,這對中共不是件困難的事。

有些軍事觀察家注意到,俄烏戰爭拖延超過一年,雙方在戰爭上的耗費非常巨大,其中一個因素也可能在臺海衝突中有重要影響力:導彈和無人機的數量。美國軍事分析家丹尼爾·戴維斯 (Daniel Davis)認爲,俄軍導彈與現代化裝備數量太少,根本不足以維持一場長期戰爭,也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壓制烏克蘭,讓基輔能夠堅持下來並獲得外界大量的資助。俄羅斯工業產能不足,無力支長期的戰爭,俄軍已看不到獲勝的希望。

美國一直認爲,兩棲作戰是極爲複雜與高風險的軍事行動,中共對臺動武採用兩棲登陸方式將損失慘重。(圖/新華社)

相較之下,中國擁有大量現代導彈儲備,軍事工業產能充足,而且還在持續擴張。這個條件顯然會讓北京擁有更多時間上的優勢,不會面臨普丁遭遇的窘境。雖然對臺動武后,中國將面對西方國家的抵制,但是中國若對臺灣進行封鎖,最先動搖的會是無法與中國貿易的西方與亞洲企業。

美國有很多人因爲烏克蘭的情況受到極大的鼓舞,他們一開始對烏克蘭的「以小搏大」極爲悲觀,俄烏戰爭情勢逆轉後,對臺灣抵抗中共軍事入侵又過度樂觀。許多美方進行的兵棋推演都顯示,美國若介入臺海戰爭將會損失慘重,現在美國資助烏克蘭而不派部隊介入,因此能撐到現在。如果美國派兵介入臺海衝突,在慘重損失下很難支持這麼久,勢必尋求政治解決,一旦進行停戰和談,已然斷垣殘壁的臺灣獲得的國際地位不會比現在好。易言之,如果爆發臺海衝突,不論美方是否介入,臺灣很難說會不會比烏克蘭好,但中國的狀況會比現在的俄羅斯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