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A執行長吳志毅:半導體還有20到30年好光景 臺灣已是領跑者
工研院電光所50年,今邀請電子所前所長包括吳志毅(左起)史欽泰、徐爵民、與現任所長張世傑提出未來半導體展望。記者簡永祥/攝影
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執行長吳志毅今(23)出席電光所50年慶晚宴受訪時表示,儘管摩爾定律終究會遭遇物理極限,但每次都透過技術突破延續,他表示以目前邏輯製程和先進封裝技術發展,半導體產業還可再做20到30年,至於未來挑戰,因臺灣已是領跑者,防止別人追上,就好的方法就是跑比別人還快;現任電光所所長張世傑也對未來十年半導體發展抱持非常樂觀,他強調還有很多技術可以研發,值得年年輕人投入。
今年逢工研院電光所50年,電光所前身電子所,催生臺灣半導體業發展,衍生出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華邦電等,今邀請電子所前所長包括史欽泰、徐爵民、吳志毅與現任所長張世傑與媒體會談。
吳志毅表示,地緣政治帶動很多國家想發展半導體產業,紛紛來臺取經,近兩年透過半導體產業協會或工研院來臺的國家多達30多國,除了美國、歐洲、日本、中東、印度、東南亞,甚至中南美洲,其中以印度和中東國家最爲積極。
他強調,要複製臺灣半導體產業生態鏈,估計得花費逾30年,甚至要四、五十年,臺灣半導體完整生態系不是有錢就能打造,也要經歷時間積累。
他指出,TSIA只扮演接觸窗口角色,並不會提供顧問或協助與個別廠商接洽。對於未來半導體發展,他以過去在學生時期就有老師說半導體發展將遭遇光學極限,同樣在英特爾工作時也曾提出十年後就會因碰到氧化層瓶頸會碰到極限,但如今已推進到2奈米,以現今的技術,半導 體還可以再做二、三十年,不用擔心 !」套句古人的話:「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半導體晶片還會從元件結構、材料改變與設計流程,一直推動半導體發展。「
臺灣半導體未來會面臨何種挑戰?徐爵民強調,半導體生態系完整是臺灣的優勢,儘管地緣政治是未來的挑戰,但迎接這項挑戰的解方,是要保持這項優勢就是維持國際競爭力。
吳志毅也呼應徐爵民的觀點,他說,臺灣半導體產業過去是追隨者,現在的挑戰是,別人一定會想盡辦法追趕。但「我們是領跑者,要制定未來的藍圖」,因此防止別人追上的方法是「一定要跑得別人快」,要花資源去做研發、培養人才等等,他對臺灣半導體業發展還是很有信心。
張世傑也對臺灣半導體業發展「非常樂觀」,他指出,臺灣有臺積電,已建構半導體高門檻,且經過長時間累積出難能可貴的生態系,可以跟美國、韓國競爭,不過未來還有很多東西比如高效能運算、軟體與硬體整合、量子電腦和矽光子等,未來半導體還有很多東西可研發,值得年輕人投入半導體產業,尤其看好半導體業供應鏈中的先進封裝如面板級扇出型封裝等,臺廠有機會爭取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