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腦瘤不適合外科手術 醫:電腦刀精準治療可行

大陸「大貓熊保護研究中心」吳虹林(左三)及魏明(左二)來臺會診團團,雖未找出病因,但對於臺北市立動物園的照護給予高度肯定。(本報系資料照)

臺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疑似腦部病變,起初食慾和活動力每況愈下,目前精神狀況已有所好轉。醫師表示,團團的腦瘤若診斷確認,應考慮先用電腦斷層做立體定位,後以電腦刀(CyberKnife)做無創、精準的治療,確實是可行的。

中華腫瘤醫學發展協會理事長、美國德州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研究院輻射生物學博士陳光耀表示,得知團團腦部磁振造影發現腦瘤影像,似乎不適合外科手術治療,其實54年前瑞典神經外科醫師Leksell教授發明了伽馬刀放射外科治療機以後,以鈷60伽瑪射線照射顱內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動靜脈畸形和三叉神經痛,只要用約200條伽瑪射線聚焦照射病竈1次,即能達到治療的效果。

陳光耀指出,半個世紀以來,以伽瑪射線當刀用的放射外科治療技術,已普遍爲先進國家醫學中心採用,臺灣於1993年3月首先在臺北榮民總醫院癌病中心安裝和臨牀使用,不必全身麻醉,經1次伽瑪射線照射即能消融腫瘤,代替在全身麻醉下鋸開顱骨,切開包埋腫瘤的正常腦組織以割除腫瘤。

放射外科伽瑪刀的進階版是21年前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進用的「電腦刀」,以600萬伏特電壓產生X光線當刀用,按腫瘤的大小和病理特性,通常照射1到5次即可消融全身各部位的腫瘤,而且5公分以下原發性腦瘤、肺癌、肝癌已獲全民健保給付,7年前耕莘醫院和高雄長庚醫院首先進用第6代電腦刀,後來臺中榮總和臺大醫院也相繼進用。

據瞭解,至上個月耕莘醫院電腦刀治療過的腫瘤病人已有2260餘例,包括顱內腫瘤806例,動靜脈畸形和三叉神經痛50例。

陳光耀表示,團團的腦瘤如果診斷確認,應該考慮先用電腦斷層做立體定位,然後用電腦刀做無創、精準的治療,療程很可能只要5天,不過避免X光照射約半小時治療過程中團團身體會移動,要在全身麻醉下身體用魔鬼氈固定在治療牀,每次治療時把頭部依靠臉罩固定在治療牀上,即可順利執行放射外科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