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圓夢去5-3】汪詠黛/文化傳燈人XCEO奶奶
汪詠黛(左)主持點燈基金會創辦人張光鬥(右)的新書發表會,她自許爲文化傳燈人,也歡喜做點燈人。圖/汪詠黛提供
退休之於我,套用《金剛經》的話:所謂退休,即非退休,是名退休。
五十歲那年,兩個兒子分別就讀大學、研究所,育兒重任告一段落。此時,母親的乳癌復發,我必須陪伴她抗癌;同時間,我已承諾柏楊先生撰寫《重返異域》(時報出版),需要進出泰北山區難民村做採訪田調。這兩件大事,促使我很快做出決定──遞出退休申請單,離開服務二十七年的報社編輯臺,下臺一鞠躬。
文字延伸出的好因緣
對於我這種熱愛文字,自大學畢業即進入報社,接受嚴師手把手培養編採能力的人,「退」只是告別一處職場而已,哪有「休」這回事?動筆、動腦是日常,「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雖名爲退休,仍繼續寫稿、出書、編書、演講、上課,不離「文字手藝人」的工作範疇,縱使被一些人勸說:不要那麼想不開、幹嘛那麼勞碌命、何必當工作狂……可我不僅樂此不疲,還主張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理由很簡單,前半生受父母、師長和報社的栽培,如果不讓衆人多多「利用」,豈不辜負貴人、自廢武功,成了名副其實等吃、等睡、等死的「退休三等公民」?
退而不休,雖然不再有固定收入,但自由度高,接觸的天地更寬廣。從文字延伸出來的好因好緣,讓我在退休後的第二人生,和一羣志同道合的文友,由快樂共學、汲取新知,進而成立非營利組織,發心立願做個全力推廣閱讀與寫作的「文化傳燈人」。
文友們笑稱,這些好緣是由我的雞婆性格而起。退休前,我先是協助一些錢少人少熱情不少的公益組織,培訓「媒體零經驗」的志工寫稿、編刊物;接着義務幫忙婦女團體邀請作家,爲喜愛閱讀、寫作的社會人士開辦生活寫作班。
此班結業後,大家不願停歇學習腳步,遂共組讀書會、寫作私塾、辦公益講座,繼而到臺北市社會局登記立案成立協會,持續月月辦活動、年年開生活寫作班並推出線上課程,今年已堂堂邁入第二十一年。
衆緣和合,絕非偶然。我們來自各行各業,義工幹部多爲退休女性,有醫師、教師、藥師、企業家、音樂家、媒體人、專業經理人……大家都有「我爲人人,人人爲我」的理念,因爲相信文字善美力量,磁吸共聚,同心協力耕耘一方繁花盛景園地,這是終身不退轉的文化志業。
汪詠黛相信文字的善美力量,是她退而不休的終身志業。圖/汪詠黛提供
忙碌奶奶甘爲孺子牛
對了,講了半天,我必須帶上一筆家人,不然被誤會是個退休後只顧着和同好一起圓夢,卻拋夫棄子的工作狂!
這些年,兩兒陸續成家立業,兩位媳婦都是優秀的職業婦女,請育嬰假親自哺育小寶貝;我雖然時而工作滿檔,但只要兒子媳婦一通電話,必然是萬事放下,全力支援照顧兩個小家庭的三個寶貝,外子則配合做個出錢顧家的耶誕爺爺。
曾經有一年半時間,我拖個小行李箱臺北、高雄兩地跑,早上在臺北上課,下午到臺中演講,傍晚搭高鐵到高雄,再接高捷、轉計程車直奔小兒子家,立馬更衣,華麗轉身顧金孫,因此得到一個稱號「CEO奶奶」。
不論是甘爲孺子牛的「CEO奶奶」,或是自利利他的「文化傳燈人」,都是在退休後才發生的好事。正如電影《阿甘正傳》所言: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嚐到哪種滋味;退休,讓我嚐到的滋味是──日日好日,事事隨喜。